GB/T 5009.69—1996 食品罐頭內(nèi)壁環(huán)氧酚醛涂料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1 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罐頭內(nèi)壁環(huán)氧酚醛涂料的各項衛(wèi)生指標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食品罐頭內(nèi)壁環(huán)氧酚醛涂料的各項衛(wèi)生指標的測定。
2 引用標準
GB 4805食品罐頭內(nèi)壁環(huán)氧酚醛涂料
GB/T 5009.60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3 取樣方法
3.1 同時出廠的、同規(guī)格的若干包涂料鐵皮(稱為一個貨批),隨意地按20包稱為若干貨組,不足20包的余數(shù)應稱作一個貨組。
3.2 每貨組隨意地取一包進行檢驗。貨批不足20包時,應抽兩包進行檢驗。
3.3 應在被檢驗的每一包上、中、下三部位分別隨意連續(xù)各抽7張(共21張),分別注明產(chǎn)品名稱、批號、取樣日期、貨批合格證號。進行涂料鐵皮衛(wèi)生、理化檢驗和外觀檢驗。在外觀檢驗的樣品中留3張保存三個月,以備作仲裁分析用。
4 感官檢查(包括原材料和成型品)
4.1 涂料膜:呈金黃色,光潔均勻,經(jīng)模擬液浸泡后,色澤正常,無泛白、脫落現(xiàn)象。
4.2 涂料膜浸泡液:無異色、無異味,不混濁。
應符合GB4805的規(guī)定。
5 樣品處理
5.1 將涂料鐵皮裁成一定尺寸,用肥皂水或洗衣粉在涂層表面刷5次;在露鐵面(無涂層面)來回刷10次,用自來水沖洗半分鐘,再用水清洗3次,晾干備用,浸泡液量按涂層面積每平方厘米加2mL計算。
5.2 取同批號被測空罐3~4個,用肥皂水或洗衣粉轉(zhuǎn)刷5次,用自來水沖洗半分鐘,再用水清洗3次,晾干。加入浸泡液至離罐口0.6至0.7cm,蓋好罐蓋,外加錫紙扎緊,然后保溫浸泡,完成浸泡倒入硬質(zhì)玻璃容器備用。
6 浸泡條件
6.1 水:95℃,30min。
6.2 乙醇(20%):60℃,30min。
6.3 乙酸(4%):60℃,30min。
6.4 正己烷:37℃,2h。
以上含水浸泡液以及分析用水不得含酚和氯。一般用活性炭吸附過的蒸餾水(1000mL蒸餾水加入1g色層分析用的活性炭,充分攪拌,10min后靜止,過濾待用)。
7 理化檢驗
7.1 游離酚
7.1.1 滴定法(適用于樹脂)
7.1.1.1 原理
利用溴與酚結(jié)合成三苯酚,剩余的溴與碘化鉀作用,析出定量的碘,最后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析出的碘,根據(jù)硫代硫酸鈉溶液消耗的量,即可計算出酚的含量。
7.1.1.2 試劑
7.1.1.2.1 鹽酸。
7.1.1.2.2 三氯甲烷。
7.1.1.2.3 乙醇。
7.1.1.2.4 飽和溴溶液。
7.1.1.2.5 碘化鉀溶夜(100g/L)。
7.1.1.2.6 淀粉指示液:稱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調(diào)至糊狀,然后倒入100mL沸水中,煮沸片刻,臨用時現(xiàn)配。
7.1.1.2.7 溴標準溶液〔c(1/2Br2)=0.1mol/L〕。
7.1.1.2.8 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7.1.1.3 分析步驟
稱取約1.00g樹脂或環(huán)氧酚醛涂料樣品(最好是現(xiàn)生產(chǎn)的),小心放入蒸餾瓶內(nèi),以20mL乙醇溶解(如水溶性樹脂用20mL水),再加入50mL水,然后用水蒸氣加熱蒸餾出游離酚,餾出溶液收集于500mL容量瓶中,控制在40~50min內(nèi)餾出蒸餾液300~400mL,最后取少許新蒸出液樣,加1~2滴飽和溴水,如無白色沉淀,證明酚已蒸完,即可停止蒸餾,蒸餾液用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備用。
吸取100mL蒸餾液,置于500mL具塞錐形瓶中,加入25mL溴標準溶液(0.1mol/L)、5mL鹽酸,在室溫下放在暗處15min,加入10mL碘化鉀(100g/L),在暗處放置10min,加1mL三氯甲烷,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0.1mol/L)滴定至淡黃色,加1mL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定至藍色消褪為終點。同時用20mL乙醇加水稀釋至500mL,然后吸取100mL進行空白試驗(如水溶性樹脂則以100mL水做空白試驗)。
7.1.1.4 計算
(v1-V2) × C1 × 0.01568 ×5
X1 = ────────────── × 100 .................(1)
m1
式中:X1——樣品中游離酚含量,g/100g;
V1——試劑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V2——滴定樣品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c1——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mol/L;
m1——樣品質(zhì)量,g;
0.01568——與1.0mL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當?shù)谋椒拥馁|(zhì)量;g。
結(jié)果的表述:報告算術(shù)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shù)。
7.1.1.5 允許差
相對相差≤5%。
7.1.2 比色法(適用于浸泡液的微量游離酚)
7.1.2.1 原理
在堿性溶液(pH9~10.5)的條件下,酚與4-氨基安替吡啉經(jīng)鐵氰化鉀氧化,生成紅色的安替吡啉染料,紅色的深淺與酚的含量成正比。用有機溶劑萃取,以提高靈敏度,與標準比較定量。
7.1.2.2 試劑
7.1.2.2.1 磷酸(1+9)。
7.1.2.2.2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c(Na2S2O3)=0.025mol/L]。
7.1.2.2.3 溴酸鉀-溴化鉀溶液:準確稱取2.78g經(jīng)過干燥的溴酸鉀,加水溶解,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10g溴化鉀溶解后,以水稀釋到刻度。
7.1.2.2.4 鹽酸。
7.1.2.2.5 硫酸銅溶液(100g/L)。
7.1.2.2.6 4-氨基安替吡啉溶液(20g/L):貯于冰箱能保存一星期。
7.1.2.2.7 鐵氰化鉀溶液(80g/L)。
7.1.2.2.8 緩沖液(pH9.8):稱取20g氯化銨于100mL氨水中,蓋緊貯于冰箱。
7.1.2.2.9 三氯甲烷。
7.1.2.2.10 碘化鉀。
7.1.2.2.11 淀粉指示液,配制同前。
7.1.2.2.12 酚標準溶液:準確稱取新蒸182~184℃餾程的苯酚約1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稀釋至刻度。
7.1.2.2.13 酚標準使用液:吸取10mL待測定的酚標準溶液,放入250mL碘量瓶中,加入50mL水、10mL溴酸鉀-溴化鉀溶液,隨即加5mL鹽酸,蓋好瓶塞,緩緩搖動,靜置10min后加入1g碘化鉀。同時取10mL,同上步驟做空白試驗,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0.025m0l/L)滴定空白和酚標準溶液,當溶液滴至淡黃色后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至藍色消失為終點。按式(2)計算酚含量。
(V3 - V4) ×C2×15.68
X2 = ───────────── ........................(2)
V5
式中:X2——酚標準溶液中酚的含量,mg/mL;
V3——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
V4——酚標準溶液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
c2——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實際濃度,mol/L;
V5——標定用酚標準使用液體積,mL;
15.68——與1.00mL硫代硫酸鈉〔c(Na2S2O3)=1.000mol/L〕標準滴定溶液相當?shù)姆拥馁|(zhì)量,mg。
根據(jù)上述計算的含量,將酚標準溶液稀釋至1mg/mL,臨用時吸取1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使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0μg苯酚。再吸取此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0μg苯酚。
7.1.2.3 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7.1.2.4 分析步驟
7.1.2.4.1 標準曲線制備:吸取0,2.0,4.0,8.0,12.0,16.0,20.0,30.0mL苯酚標準使用液(相當于0,2.0,4.0,8.0,12.0,16.0,20.0,30.0μg苯酚),分別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各加入無酚水至200mL,各分別加入1mL緩沖液、1mL4-氨基安替吡啉溶液(20g/L)、1mL鐵氰化鉀溶液(80g/L),每加入一種試劑,要充分搖勻,放置10min,各加入10mL三氯甲烷,振搖2min,靜止分層后將三氯甲烷層經(jīng)無水硫酸鈉過濾于具塞比色管中,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調(diào)節(jié)零點,于波長460nm處測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
7.1.2.4.2 測定
量取250mL樣品水浸泡混合液,置于500mL全磨口蒸餾瓶中,加入5mL硫酸銅溶液(100g/L),用磷酸(1+9)調(diào)節(jié)pH在4以下〔亦可用2滴甲基橙指示液(1g/L)調(diào)至溶液為橙紅色〕,加入少量玻璃珠進行蒸餾,在200或250mL容量瓶中預先放入5mL氫氧化鈉溶液(4g/L),接收管插入氫氧化鈉溶液液面下接受蒸餾液,收集餾液至200mL。同時用250mL無酚水按上法進行蒸餾,做試劑空白試驗。
將上述全部樣品蒸餾液及試劑空白蒸餾液分別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以下按7.1.2.4.1“各分別加入1mL緩沖液”起,依法操作,與標準曲線比較定量。
7.1.2.5 計算
(m2-m3)×1000
X3 = ─────── ......................(3)
V6 × 1000
式中:X3——樣品浸泡液中游離酚的含量,mg/L;
m2——測定樣品浸泡液中游離酚的質(zhì)量,μg;
m3——試劑空白中酚的質(zhì)量,μg;
V6——測定用浸泡液體積,mL。
空罐浸泡液游離酚含量換算成2mL/cm2浸泡液游離酚含量的公式如下:
V7
X4 = X3×─── ............................(4)
S×2
式中:X4——測定樣品水浸泡液中換算后的游離酚含量,mg/L;
X3——樣品浸泡液中游離酚的含量,mg/L;
S——每個空罐內(nèi)面總面積,cm;
V7——每個空罐模擬液的體積,mL。
結(jié)果的表述:報告算術(shù)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shù)。
7.1.2.6 允許差
相對相差≤10%。
7.2 游離甲醛
7.2.1 原理
甲醛與變色酸在硫酸溶液中呈紫色化合物,其顏色的深淺與甲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比較定量。
7.2.2 試劑
7.2.2.1 鹽酸。
7.2.2.2 鹽酸(1+1)。
7.2.2.3 氫氧化鈉溶液(4g/L)。
7.2.2.4 氫氧化鈉溶液(40g/L)。
7.2.2.5 硫酸(1+35)。
7.2.2.6 硫酸(1+359)。
7.2.2.7 淀粉溶液(10g/L):配制同前。
7.2.2.8 碘標準滴定溶液〔c(1/2I2)=0.1mol/L〕。
7.2.2.9 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7.2.2.10 變色酸溶液:稱取0.5g變色酸,溶于少許水中,移入1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溶解后過濾。取5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慢慢加硫酸至刻度,冷卻后緩緩搖勻。
7.2.2.11 甲醛標準溶液:吸取10mL甲醛(38%~40%)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0.5mL硫酸(1+35),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吸取5mL,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40mL碘標準溶液(0.1mol/L)、15mL氫氧化鈉溶液(40g/L),搖勻,放置10min,加3mL鹽酸(1+1)〔或20mL硫酸(1+35)〕酸化,再放置10~15min,加入100mL水,搖勻,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0.1mol/L)滴定至草黃色,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定至藍色消失為終點,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
計算:
(V8-V9)×C3×15
X5 = ──────── .........................(5)
5
式中:X5——甲醛標準溶液的濃度,mg/mL;
V8——試劑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
V9——樣品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
c3——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mol/L;
15——與1.0mL碘標準滴定溶液[c(1/2I2)=1.000mol/L]相當?shù)募兹┑馁|(zhì)量,mg;
5——標定用甲醛標準溶液的體積,mL。
7.2.2.1 2甲醛標準使用液:根據(jù)上述計算的含量,將甲醛標準溶液稀釋至每毫升相當于1.0μg甲醛。
7.2.3 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7.2.4 分析步驟
7.2.4.1 標準曲線制備:吸取0,2.0,4.0,8.0,12.0,16.0,20.0,30.0mL甲醛標準使用液(相當于0,2.0,4.0,8.0,12.0,16.0,20.0,30.0μg甲醛),分別置于200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刻度,搖勻。各吸取10mL,分別放入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10mL變色酸溶液,顯色,待冷卻至室溫,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調(diào)節(jié)零點,于波長575nm處測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
7.2.4.2 測定:量取250mL水浸泡混合液,置于500mL全磨口蒸餾瓶中,加入5mL硫酸(1+2),加少量瓷珠進行蒸餾,在200或250mL容量瓶中預先加入5mL硫酸(1+2),接收管插入硫酸液面下接受蒸餾液,收集餾出液至200mL。同時用250mL水按上法進行蒸餾,作試劑空白試驗。如果浸泡液澄清可不需要蒸餾。
吸取上述10mL樣品蒸餾液及試劑空白蒸餾液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10mL變色酸溶液顯色,冷卻到室溫,按7.2.4.1進行比色。
7.2.4.3 計算
(m4 - m5) × 1000
X6 = ──────────── ...............................(6)
250 × 1000
式中:X6——樣品水浸泡液中甲醛的含量,mg/L;
m4——測定用樣品浸泡液甲醛的質(zhì)量,μg;
m5——試劑空白中甲醛的質(zhì)量,μg;
250——蒸餾用浸泡液體積,mL。
空罐浸泡液甲醛含量換算成2mL/cm2浸泡液甲醛含量同7.1.2.5。
結(jié)果的表述:報告算術(shù)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shù)。
7.2.4.4 允許差
相對相差≤10%。
7.3 高錳酸鉀消耗量
按GB/T 5009.60中第5章操作。
7.4 蒸發(fā)殘渣
7.4.1 分析步驟
取各種浸泡液200mL,分別置于預先在105~110℃干燥至恒量的蒸發(fā)皿或濃縮瓶中,在沸水浴上蒸干后移至105℃恒溫烘箱干燥2h,取出,置干燥器冷卻后稱量,同時取200mL試劑浸泡液做一試劑空白試驗。
7.4.2 計算
(m6-m7)×1000
X7 = ───────×1000 .......................(7)
V10
式中:X7——樣品浸泡液的蒸發(fā)殘渣,mg/L;
m6——測定用樣品浸泡液蒸發(fā)殘渣質(zhì)量,g;
m7——試劑空白溶液蒸發(fā)殘渣質(zhì)量,g;
V10——測定用樣品浸泡液體積,mL。
空罐浸泡液蒸發(fā)殘渣換算同7.1.2.5。
結(jié)果的表述:報告算術(shù)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shù)。
7.4.3 允許差
相對相差≤10%。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衛(wèi)生部衛(wèi)生監(jiān)督司提出。
本標準由輕工業(yè)部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科學研究所、上海市食品工業(yè)研究所、上海市衛(wèi)生防疫站負責起草。
本標準由衛(wèi)生部委托技術(shù)歸口單位衛(wèi)生部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