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是輪胎、管帶等橡膠產品的重要原材料,是可再生資源。加入WTO之前,我國進口天然橡膠實行配額制,關稅為12%,每年的配額量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需要,加入WTO之后,取消配額制,關稅增加為20%,凈增加關稅8%。為此,橡膠行業(yè)曾一再呼吁國家有關部門能降低關稅,認為現行關稅不合理。
從2007年1月1日起,國家對天然橡膠實行選擇稅,即在20%從價稅和2600元/噸從量稅兩者中,從低計征關稅。從近一年半的實際情況看,由于天然橡膠價格不斷暴漲,使20%的從價稅形同虛設,而2600元/噸的從量稅也明顯偏高,使企業(yè)不堪重負,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今年預計將有1/3企業(yè)虧損。為此,行業(yè)建議天然橡膠進口關稅降為7%。具體理由如下:
一、天然橡膠價格已創(chuàng)歷史新高,現行關稅企業(yè)根本承受不起。
從去年開始,各種原材料都在大幅度提價,進口天然橡膠2008年1-5月的每噸平均價已達2423美元,比2007年平均價增長22.6%。其中用量最大的10號標準膠,每噸平均價為2572.87美元,煙片膠每噸平均價也達2546.6美元。如果按20%關稅計征要征514.6美元,折合人民幣3602元。特別是進入7月以來,進口天然橡膠價格已達3200美元,比2007年的價格漲幅達52%。如按20%進口關稅要征640美元,折合4480元人民幣。面對如此高膠價,即使按從量稅計征,也是高關稅,企業(yè)根本承受不起。從目前經濟形勢發(fā)展趨勢看,國際油價已漲到每桶147美元,各種商品也在漲價,因此下半年,天然橡膠在供需缺口仍很大的情況下,價格不會下跌,預計每噸將在2.5萬元至2.8萬元之間高位震蕩,有可能上沖3萬元。
二、企業(yè)因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經濟效益不斷滑坡。
據協會統計,2008年1-5月份,中國橡膠工業(yè)協會46家重點輪胎會員企業(yè),綜合輪胎外胎產量同比增長1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7個百分點;其中子午線輪胎同比增長21.4%,增幅回落3.2個百分點;出口輪胎同比增長12.4%,增幅回落17.2個百分點;輪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7%,但實現利潤同比下降7%,虧損企業(yè)8家,虧損面達18.6%。在輪胎產量、銷售收入都有較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利潤卻大幅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各種原輔材料,特別是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的價格大幅度上升,把輪胎企業(yè)的利潤大都吃掉了。如果天然橡膠的價格不下來,至今年底,輪胎行業(yè)的虧損面將達到30%,即使不虧的企業(yè),也無力自主創(chuàng)新和產品升級換代。
從我國天然橡膠供需情況看,今年需求量可達290萬噸,國產天然膠受天災和病災影響,產量可能有較大下降,進口將達230萬噸以上(含復合膠60萬噸),據海關數據,上半年已進口83萬噸。在進口天然橡膠中,絕大多數為來料加工,免關稅和增值稅;缺口部分往往通過一般貿易的方式進口復合橡膠,關稅為5%,即使加上加工費,也要比20%關稅進口的天然橡膠每噸便宜2000多元。因此進口復合膠從2001年的6萬噸至2007年進口56萬噸。但復合橡膠有的質量不穩(wěn)定,在國家商務部支持下,中國橡膠工業(yè)協會通過行業(yè)自律,對部份復合膠企業(yè)進行質量授信,使產品質量有所好轉,但相當一部分貿易商不參加行業(yè)自律活動,還未得到質量授信。輪胎企業(yè)進口復合橡膠也是無奈之舉。
三、人民幣對外不斷升值,對內不斷貶值,輪胎出口利潤不斷下降。
按理說,人民幣升值,對企業(yè)進口天然橡膠有利,但由于國際市場天然橡膠價格不停上漲,漲幅已達22.6%-52%,遠遠高于人民幣升值幅度。同時,由于國內各種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對內實際是貶值,加之出口退稅減少,致使出口輪胎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出口輪胎又不可能較大幅度地提價,出口輪胎也將面臨虧損。因此,人民幣升值對輪胎企業(yè)來說弊大于利。
鑒于以上原因,行業(yè)希望將進口天然橡膠稅率下調至7%較為適宜,既可以擴大一般貿易進口,使關稅稅率比復合膠進口高2個百分點,國家受益,又可以有效控制不合格復合膠的盲目進口,輪胎等生產企業(yè)也是贊成的。
對天然膠進口關稅過高問題,行業(yè)已呼吁多年,為使橡膠工業(yè)、特別是輪胎工業(yè)能又好又快、健康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特再次懇請國家能從實際出發(fā),實地調查國內重點用膠企業(yè)情況,對天然橡膠關稅調整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