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松,韓克清,余木火
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學院,上海 200051
摘要:復合材料界面的設(shè)計和控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guān)注【1】。對于增強玻纖通常采用硅烷偶聯(lián)劑進行表面處理,使基體樹脂與玻纖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結(jié)【2-3】。本論文采用低粘度的尼龍66熔體浸漬KH550處理的玻纖,切粒后形成長玻纖增強尼龍66預(yù)浸料,并經(jīng)固相縮聚使其提高分子量【4】。將不同固相縮聚時間復合材料切片中的尼龍66基體樹脂用溶劑充分洗去后,通過掃描電鏡(SEM)觀察到洗去尼龍66樹脂后的玻纖表面具有呈納米尺寸的附著物,通過分析證明尼龍66在玻纖表面實現(xiàn)了接枝。而且隨著固相縮聚時間的增加,表面接枝量不斷增多且尺寸有所增大。并通過差示量熱掃描儀(DSC)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證明了接枝到玻纖表面的物質(zhì)為尼龍66。
論文來源:2005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