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1,錢錦文1,鄭寶慶1,楊騖遠1,蔣唯峰1,方佐2,葉瑛2
1.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杭州3J0027;2。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杭州310027
摘要:將酸活化坡縷石(PGS)與氯化乙醇胺(EACl)所得氯化乙醇胺改性坡縷石(PGS-EACl)與高價鈰鹽(ce4+)組成氧化還原非均相引發(fā)體系,引發(fā)丙烯酰胺單體聚合得到了坡縷石/聚丙烯酰胺(PGS/PAM)無機-有機雜化物.用1H NMR、FTIR、粘度法和電導法對雜化物進行了結(jié)構(gòu)表征,表明雜化物中存在PGS)NH3R離子鍵合作用.考察了PGS-EACI用量、聚合反應時間和單體濃度對雜化物特性粘數(shù)的影響.由PGS/PAM雜化絮凝劑分別處理高嶺土和氧化鐵紅兩種配制廢水,發(fā)現(xiàn)雜化絮凝劑的絮凝效果明顯優(yōu)于純PAM絮凝劑.
關(guān)鍵詞:無機-有機雜化物;坡縷石;聚丙烯酰胺;絮凝劑
中圖分類號O632.6;X70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1-0790(2004)08—1567-05
絮凝沉淀法是目前水處理技術(shù)中最常用的方法[1].傳統(tǒng)的無機混凝劑在絮凝過程中形成的絮體小,沉降速率慢,并有一定的腐蝕性,而常用的聚丙烯酰胺類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具有投加量小,絮體沉降快等優(yōu)點,但單獨使用時效果有限.近年來綜合兩者優(yōu)勢的無機一有機絮凝劑蓬勃發(fā)展.然而,所制備的無機一有機絮凝劑實際上是一種混合絮凝劑[2,3],即無機混凝劑和有機絮凝劑的復配物.目前真正意義上的無機一有機雜化物的研究僅限于結(jié)構(gòu)材料、光學材料和電學材料等方面[4, s].最近我們[6]合成了Al(OH)3膠體/PAM雜化絮凝劑.但是從天然無機材料(如坡縷石)出發(fā)制備元機一有機雜化絮凝劑尚未見報道.
坡縷石(Palygorskite,PGs)在礦物學上屬海泡石族,是一種含水的層鏈狀鋁鎂硅酸鹽,其晶體結(jié)構(gòu)特點是硅氧四面體帶上活性氧周期性地相間倒轉(zhuǎn),形成不連續(xù)的八面體帶,在平行于纖維狀晶體的延伸方向上存在沸石水納米孔道結(jié)構(gòu)(o.37 nm×o.64 ilm)[7~9],具有極為可觀的內(nèi)比表面積(理論值為635 m2/g).此外,配位八面體中的Mg2+和Al3+與鹽酸作用后的可置換性[10]及坡縷石纖維晶體存在的缺陷,使坡縷石表面帶有負電性。坡縷石常被用于氣體吸附、土壤改良以及催化劑的載體等[11~13]。
本文利用天然坡縷石特殊的晶體結(jié)構(gòu)和化學性質(zhì),對其改性并與丙烯酰胺單體(AM)進行原位插層聚合,得到了具有離子鍵合的坡縷石/聚丙烯酰胺(PGS/PAM)無機一有機雜化高分子絮凝劑.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50173034)資助.
聯(lián)系人簡介:錢錦文(1946年出生),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高分子結(jié)構(gòu)與性能研究.E-mall:qianjw@zju.edu.cn
論文來源:王猛,錢錦文,鄭寶慶,楊騖遠,蔣唯峰,方佐,葉瑛.高等學?;瘜W學報[J],2004,25[8]:1567~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