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
近年來,將農業(yè)廢棄物(稻草、棉桿、谷殼、甘蔗渣等)作為填充材料來增強樹脂基體的研究越來越廣泛,這不僅減少了我國森林木材的消耗也降低了木塑材料的成本,其應用前景與經濟效益都是相當可觀的。這里將秸稈破碎成30目的短纖維與聚乙烯、相容劑共混壓制成秸稈纖維復合板(SPC)。但是這類天然纖維的表面極性較強與樹脂相容性差,制品應力集中現(xiàn)象明顯、機械強低、熔體粘度高、成型加工困難,多使用相容劑改善復合材料的性能。當前研究主要通過機械強度和斷面形貌來判斷秸桿纖維與樹脂兩相界面的相容性,但是秸稈纖維在基體中的分散情況、各項異性及復雜的表面結構都對界面及宏觀性能有影響。這里使用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作為相容劑來提高秸桿與聚乙烯的相容性,使用旋轉流變儀在塑料熔體粘彈線性區(qū)進行振蕩頻率掃描,分析末端區(qū)的松弛行為與多尺度松弛時間譜,得到相容劑對復合塑料兩相分布的影響及界面的增容效果,對秸稈復合塑料的制備與加工具有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