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6月5日電---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首次在北京成立辦公室,推進其在中國的石油銷售業(yè)務.不過伊朗卻并未涉足中國的煉油市場,這將妨礙其增加對中國的原油出口.
目前伊朗排在沙特阿拉伯之後,是中國第二大石油供給國.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四月,中國平均每天從伊朗進口進50萬桶石油,但進口量僅按年小幅增長不到3%,遠小于同期從沙特進口石油達26%的增幅.
如果伊朗能夠利用好國內(nèi)的資源來推動長期合作關系,比如該國與中國國有大型油企--中石油集團合作開發(fā)的南帕爾斯(South Pars)天然氣田,則非常有助于擴大對中國的原油出口.
但伊朗目前的劣勢在于,缺少像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這樣一個合資煉廠.後者由中國石化、?松梨、沙特阿美三方合資,已于上月開始試生產(chǎn).
美國Purvin and Gertz能源咨詢公分析師Victor Shum表示,"沙特在中國已經(jīng)有一個煉廠,科威特也在尋求和中石化合資.委內(nèi)瑞拉想和中石油建設煉廠,伊朗也需要這麼做,才能確保一個長期供應交易."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駐北京辦公室于今年初低調(diào)成立,配備了三個石油市場官員.中國交易商稱,該公司還同期在印度開設了一個類似的部門.伊朗因核問題與西方關系緊張,但與中印兩大亞洲經(jīng)濟體則日漸升溫.
"他們的選擇不多.由于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他們只能在亞洲、而不是西方市場加大營銷力度.在中國,我們并沒有把伊朗當成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沙特阿美一交易商表示.
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科威特目前正與中石化協(xié)商,建立一個日加工能力達30萬桶/天的合資煉化廠.科威特希望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量,從今年16萬桶/天的水平增加超過兩倍.
一位熟悉伊朗情況的中國交易商說,"伊朗與其他國家不一樣...他們只把石油當商品來賣,而沒有長遠的打算."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駐北京官員未立刻就此置評.
伊朗自身資金緊張,而國內(nèi)煉油設備又趨于老化,逐漸在投資亞洲下游產(chǎn)業(yè)的競爭中落後于其他海灣國家.目前,伊朗僅有的一個印尼合資項目仍懸而未決.
交易商表示,中國并沒有專門加工伊朗中質(zhì)原油的煉廠.
**與中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但這并不是說伊朗對華石油銷售量將萎縮,目前伊朗原油占中國石油進口量的14%.兩國的貿(mào)易聯(lián)系非常牢固,中國于1994年成立的珠海振戎公司就是專門進口伊朗石油,現(xiàn)在已成長為全球第一大伊朗石油的貿(mào)易公司.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伊朗對華石油出口量實際上已較三年前水平增加了三分之二,自今年2月起,伊朗已取代安哥拉成為中國第二大石油供給國.
但由于伊朗國內(nèi)電力需求激增,去年伊朗對華的燃料油出口量同比減四成,今年頭四個月更同比減少了45%.
如果伊朗能夠推進與中國企業(yè)的油氣項目,像與中石油合資開發(fā)南帕爾斯氣田第11階段的項目、以及1月與中石油簽署的阿扎德干(Azadegan)油田開發(fā)協(xié)議,中國可能會更傾向與其簽訂長期石油采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