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菲律賓科技部菲律賓紡織研究院(PTRI)報告,水葫蘆(Eichhornia crassipes)秸稈是一種可行的替代紡織材料的天然來源。
PTRI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將水葫蘆纖維做為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的生產(chǎn)原料。最初,他們在聚酯纖維中加入20-30%的水葫蘆纖維,制成混紡纖維。秸稈經(jīng)過一系列化學和機械處理之后,獲得很好的羊毛卷曲性能,可以更好地加工,減少了植物的膠狀成分,軟化了纖維,然后加工成為適合針織或者梭織服裝的纖維,也可以用于生產(chǎn)其他家用紡織品。
聚酯/水葫蘆纖維混紡的80/20和65/35纖維生產(chǎn)出的15支紗適合做服裝。同樣比例的聚酯/水葫蘆纖維可以生產(chǎn)10-12支紗,這種紗非常適合生產(chǎn)家用紡織品,例如,窗簾,椅墊,桌布,餐巾,床罩,枕套,以及其他家用產(chǎn)品。
在菲律賓,水葫蘆繁殖很快,入侵湖泊,池塘淡水水體,因此,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除了做為一種天然纖維來源之外,如何利用水葫蘆植物做為天然的廢水凈化物,同時,也讓水葫蘆成為一種水資源污染的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