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聯(lián)儲二次貨幣寬松政策啟動,美元新一輪貶值開始,帶動天膠等大宗商品強勢上漲,近期滬膠一舉突破上半年高點,直指30000整數大關。展望后市,我們認為四季度天膠振蕩攀升行情仍將延續(xù)。
一、全球二次貨幣寬松政策啟動,美元新一輪貶值開始,利多商品市場
在美聯(lián)儲兩年的政策支持下,2010年1季度銀行信貸投放意愿步入正區(qū)間,并在2季度進一步抬升。7月份以后,信貸總量上升與超額準備金總量下降同步出現(xiàn)。從7月開始信貸總量開始回升,而同時超額準備金出現(xiàn)下滑的態(tài)勢,顯示商業(yè)銀行正在從美聯(lián)儲的超額準備金中劃出資金,轉而投向信貸市場。
下圖是CFTC歐元兌美元非商業(yè)頭寸多頭持倉,該指標顯示,歐元多頭持倉已經處于前期歷史水平支撐位,繼續(xù)下探的可能性不大,后期繼續(xù)向上可能性較大,因此我們認為,美元指數將繼續(xù)下探尋求支撐。
目前市場焦點已轉換至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上,另外日本央行也在10月5日意外調降利率,將指標利率目標調降至0-0.1%的區(qū)間。日本央行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同時成立一規(guī)模35萬億日元的資金池,購買公債、商業(yè)票據及資產擔保證券或接受作為擔保資產。日央行的舉動出乎外界意料,顯示出日本央行擔憂強勢日元及經濟增長趨緩正在拖累日本經濟復蘇。綜合來看,全球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正在啟動,美元新一輪貶值已經開始,商品市場仍將維持強勢。
二、主要產膠國進入供應高峰期,上半年供應偏緊狀況有所緩解
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充滿了不確定性,國際橡膠研究小組(IRSG)將2010年全球橡膠消費量預估由年初的1040萬噸下調至1020萬噸,較2009年實際消費量增長8.6%。有關數據顯示,馬拉西亞、泰國及印度尼西亞2010年天然橡膠產量預估分別為100萬噸、327.5萬噸及259.2萬噸。但從截至7月份的產量數據來看,完成目標不到全年預估產量目標的60%,且相較2008年的同期產量仍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因此,可以推測進入四季度之后,主要產膠國的產量仍有待釋放,而產區(qū)天氣變化無疑成為影響膠價的重要因素。由于8—9月份印尼齋月影響產量,隨著齋月過去,10月份后印尼將逐漸迎來產膠高峰。
進口方面,由于泰國部分產區(qū)受雨水困擾,新膠原料短期供應偏緊,東南亞天膠外盤價格堅挺。國內現(xiàn)貨商大都預期橡膠價格將會下跌,現(xiàn)階段進貨意愿不強,上半年進口量持續(xù)下降。供求拉鋸戰(zhàn)要等到新膠供應量明朗化才會宣告結束。
綜合來看,上半年在極端天氣影響下,主要產膠國天膠供應量受限,而進入四季度,隨著供應高峰的相繼到來,上半年供應偏緊狀況將有所緩解,但全年來看,仍呈現(xiàn)緊平衡狀態(tài),這為天膠后市的上漲奠定了基礎。
三、國內車市需求強勁彌補了歐美車市的下滑,后市需求仍值得期待
1—8月份國內輪胎產量累計增長23.09%,汽車銷量累計增長39.35%,且8月份國內汽車銷售提前迎來“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同比增長15.94%。同時,國內的汽車庫存周期也降至57天,國內車市4月份以來的萎靡情緒有所好轉,且9—12月份是汽車銷售相對旺季,因此今年國內汽車產銷形勢有望保持高增長。
下半年歐美車市的快速下滑將成為膠市上漲的絆腳石。4月份在歐洲汽車政策退市后,歐洲車市大幅下挫,美國車市復蘇緩慢。7、8月份以來,歐美國家汽車銷售下滑愈加嚴重。歐洲27國從往年月均125萬輛左右下滑到今年的75萬輛,美國的汽車月均銷售量也從往年的月均130萬輛下滑到今年的月均64萬輛。但上半年發(fā)展中國家汽車銷售的大幅度上漲彌補了歐美國家的下滑。而四季度是傳統(tǒng)的汽車消費旺季,筆者認為,后市終端需求值得期待。
四、天膠季節(jié)性走勢分析
從天膠的季節(jié)性規(guī)律來看,三季度是滬膠對季節(jié)性因素比較敏感的一個季度,大致呈現(xiàn)兩年一個周期的規(guī)律。一般尾數為偶數年份中,天膠三季度下跌的概率比較大,尾數為奇數年份中,天膠三季度上漲的概率比較大。這是因為,三季度是橡膠主產地東南亞的割膠旺季,這個季度大量新膠上市將對膠價產生顯著的影響。我們通過對比過去三十年的價格數據了解到,天然橡膠在三季度出現(xiàn)反季節(jié)性上漲的情形下,在9月份達到階段性高點,而后價格下行為小概率事件,那么正如上面所述,2010年度對應偶數年份,三季度天然橡膠出現(xiàn)反季節(jié)性上漲,而后維持高位振蕩或價格振蕩攀升為大概率事件。
總之,四季度天然橡膠供求緊張狀況雖有所緩解,但全年仍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目前,國內以及日本等主要消費國均維持低庫存水平,將抑制膠價的下行空間,而美元指數的持續(xù)走弱將成為下一波引導天膠價格上行的動力,因此,我們認為,四季度天膠市場仍將以振蕩攀升行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