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电影天堂网,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當前位置: 資訊 >> 儀器儀表 >> 會展報道 >> 正文
第11屆全國掃描隧道顯微學學術會議在武漢召開
2010-11-11 來源: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
關鍵詞:掃描隧道顯微學 學術會議
    11月2日至5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掃描隧道顯微學學術會議”(簡稱STM11)在武漢東湖碧波賓館成功召開。國內(nèi)外近40家科研院校120余位專家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邀請了16位國內(nèi)SPM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作了大會邀請報告,47位學者作了口頭報告,同時張貼了28張會議墻報。
    學術會議上,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楊金龍教授和王兵教授分別系統(tǒng)介紹了第一性原理計算STM模擬的相關研究進展以及STM在表面單分子物理化學方面的應用;香港中文大學的肖旭東教授介紹了在Si(111)-7×7上生長的納米尺度的鉛島的贗能隙和超導性;暨南大學的蔡繼業(yè)教授主要介紹了他們研究小組利用AFM在生物細胞領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中科院物理所的吳克輝教授展示了在拓撲絕緣體Be2Se3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和輸運性質(zhì)研究工作;中國科技大學的董振超教授則闡述了他們小組發(fā)現(xiàn)的STM誘導分子上轉(zhuǎn)換發(fā)光等新現(xiàn)象;來自吉林大學的張文科教授報道了通過AFM研究核酸-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來探討DNA復制的人工調(diào)制。此外,中科院物理所的高鴻鈞研究組、清華大學的薛其坤研究組、大連理工大學的潘石研究組、廈門大學的毛秉偉研究組以及復旦大學的蔡群研究組也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口頭報告或者墻報形式作了精彩的展示。每位專家學者報告結束后,臺上臺下便展開一問一答的互動交流,會場討論氣氛自由而活躍。
    掃描隧道顯微學學術會議是由白春禮院士發(fā)起的全國性會議,每兩年一屆,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屆。本次會議不僅展示了近兩年來我國高校與科研機構在掃描探針顯微術及其應用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還給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相信在熱烈的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來的智慧火花,定將在未來掃描探針顯微學領域的研究中綻放光芒。
注: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內(nèi)容均注明出處,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