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电影天堂网,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當前位置: 資訊 >> 石化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中國石油供應面臨哪些壓力?
2010-2-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石油 進口
   1月17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2009年中國進口石油約2.04億噸,比上年增長約14%,中國石油消費的進口依存度已達52%。
    就在這一數據公布之后不久,1月27日,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任主任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成立的一個少有的重要機構:它集合了國務院幾乎所有的重要部門,甚至軍方也加入其中。
    人們立刻醒悟到,中國能源管理的重大變化,一定與這個數字有關:中國進口石油首次超過輿論認為的50%心理防線。
    2009年我國進口石油2.04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超過50%。
    進口越多不安全因素越多
    1993年,中國首度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但當年的石油進口依存度只有6%。之后的十幾年里這一數據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均以2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為47%,2008年為49%,到2009年突破50%。
    回顧歷史,新中國剛成立時,由于遭到石油進口封鎖,中國曾千辛萬苦地找油。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解決飛機大炮的開動問題,也就是國防問題。但是今天,石油已經從國防血液成為中國的經濟血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中國對于石油的需求有增無減。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馮連勇依據其研究的“石油峰值”理論預測,按照目前的國內經濟發(fā)展方式,2020年、2030年國內所需的石油量分別為5.3億噸和6.5億噸。而中國石油產量則預計在2015年達到高峰后開始減少,峰值產量不超過2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越來越大,2020年、2030年國內供需缺口將分別為3.36億噸和4.88億噸。
    2009年初公布的《全國礦產資源規(guī)劃(2008~2015)》預測顯示,如不加強勘查和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到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至60%。而《中國能源發(fā)展報告(2009)》則指出,2020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至64.5%。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有關研究也證實了這些預測:2020年中國石油的需求量將為4.5億噸~6.1億噸。屆時國內石油產量估計為1.8億噸,進口量將為2.7億噸~4.3億噸,進口依存度將處于60%~70%。
    石油進口量不斷提高,至少有兩個意義:其一,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石油進口量的提高,意味著自產石油的下降。2009年,我國石油產量首次出現下降。雖然這次下降事出有因——由于中國東部地區(qū)的成熟油田未達到預期的產量目標,以及部分被損壞海上設施抑制了海上的石油產量,但不可否認的是,石油進口量將越來越大,自產量的相對下降是一個趨勢。其二,標志著我國國內能源供求將更多受制于國外。
    從各國經驗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0%是一條安全警戒線。當一個國家的石油進口量超過5000萬噸時,國際市場的行情變化就會影響該國的國民經濟運行;當一個國家的石油進口量超過1億噸以后,就要考慮采取外交、經濟、軍事措施以保證石油供應安全。當石油進口依存度超過60%時,石油供應的不安全性加大。因此,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石油消費的進口依存度已達52%,這意味著中國能源環(huán)境已從“比較安全”向“比較不安全”轉移。將一半以上的石油需求放在國際貿易上,這意味著國際油價波動、地緣政治、氣候變化、運輸等種種因素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意味著國內汽油價與國際油價變動聯系更加緊密,漲漲跌跌將更頻繁。
    石油儲備是應對突發(fā)事件、防范石油供給風險、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國已經建成了第一期4個石油儲備基地。隨著獨山子儲備基地的開工,中國第二期石油儲備基地也已經全面展開。
    進口越多“峰值”威脅越大
    “石油峰值”理論源于1949年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發(fā)現的礦物資源“鐘形曲線”規(guī)律。哈伯特認為,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qū)的石油開采量都會在某個時段達到最高點;達到峰值后該地區(qū)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依據這一理論,國際上16個石油出口國已經或將陸續(xù)出現產量峰值。所以,從全球儲量看,中國的石油供給也存在著危機。
    目前,全球石油消費地與石油生產地嚴重錯位。大量消費石油的地區(qū),往往不是石油資源富集的地區(qū)。尤其是亞太地區(qū),現在一年消耗石油近12億噸,但每年生產石油僅3.8億噸,有8億多噸依靠進口,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70%!邦A計到2020年,亞太地區(qū)的石油消費總量將增加至16.9億噸,但石油產量將下降到3億噸左右,有近14億噸要從其他地區(qū)進口!瘪T連勇分析認為。
    據馮連勇介紹,從各主要生產國峰值來臨時間來看,委內瑞拉、伊朗和俄羅斯3個國家的石油峰值已在1970年~2000年間達到;挪威、墨西哥、沙特、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5國的石油峰值出現在本世紀前10年(2000年~2010年);安哥拉、利比亞、卡塔爾、哈薩克斯坦、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7國的石油峰值將在2010年~2030年間達到;只有加拿大(含油砂)的石油峰值出現在2030年之后。截至目前,16個主要出口國中已有一半達到了高峰期。
    馮連勇預測,2008年這些國家的石油可出口量為19.89億噸,經過短暫的上升之后最終將出現不可逆轉的下降。2010年~2020年期間年均減少2.02%,2020年~2030年年均減少4.18%,下降速度會越來越快。2020年前石油出口能力下降的國家有9個,2030年前石油出口能力下降的國家則增至15個。
    “通過對世界石油出口能力及國內石油供需形勢的分析,發(fā)現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的峰值平臺期將出現在2006年~2016年,高峰出口能力可達27.52億噸,之后出口能力將不斷下降。2020年、2030年的世界石油出口能力將分別為22.39億噸和14.62億噸!瘪T連勇表示。
    “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的顯著下降,必將導致我國可進口石油量難以滿足國內所需!瘪T連勇認為。預計中國這一缺口將出現在2017年。據預測,2020年、2030年實際可供進口石油僅為2.93億噸和2.65億噸,與中國需求的石油進口量分別相差0.43億噸和2.23億噸。
    進口越多產業(yè)調整越緊迫
    毫無疑問,石油進口的高依存度使中國的能源產業(yè)、石油化工產業(yè)和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的主動權會有所下降,特別是像石油化工這樣產業(yè)鏈長、關聯度大的產業(yè),原料供應的緊張和價格波動將會受到直接而長遠的影響。
    但也有專家認為,即使石油進口依存度超過50%,也不意味著中國失去能源供求保障能力。
    一者,我國石油供應中有1.9億噸的自產量,令許多國家羨慕不已。這有利于中國應對國際能源危機。
    二者,中國的能源結構有其特殊性。中國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煤炭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了70%左右,石油只占能源消費的20%,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34.8%),不足以構成威脅。
    三者,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潛力很大。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顯示,我國石油資源量是940億噸,天然氣是38萬億立方米。截至目前,陸上石油資源平均探明程度僅38%,尤其天然氣資源勘探程度極低,僅有6%左右,遠遠低于世界石油(45.6%)和天然氣(22.45%)的探明率。
    四者,中國石油天然氣供給方面正在建設多元化的供給體系。三大石油企業(yè)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海外油氣業(yè)務發(fā)展迅速。目前我國三大石油企業(yè)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油氣項目100多個,逐步形成五大海外油氣生產區(qū),同時,海外油氣作業(yè)產量和權益產量不斷增加。
    五者,我國加快了石油儲備建設步伐。目前,我國三大石油公司都進入油氣儲量增長高峰期。我國石油戰(zhàn)略儲備一期工程已順利完成。新的國家石油戰(zhàn)略儲備基地和中石化、中石油的多個商業(yè)石油儲備庫項目也先后開工投建。我國和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等國簽訂600多億美元貸款換石油的協議,每年可獲得7500萬噸石油保障。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形成可替代能源技術的戰(zhàn)略儲備,可再生能源資源也非常豐富。目前國家正在加速發(fā)展水電,水電供應量的增長無疑可以減輕石油消耗。這必將減輕對進口石油依賴的壓力。
    眼下真正需要重視的問題在于我們自身:中國石油消耗快速增長的背后,隱藏著的能源效率過低的問題。這說明中國工業(yè)結構的嚴重不合理。石油進口越多,說明國內產業(yè)結構調整的任務越緊迫。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