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近年新建的封閉式居民小區(qū),人們習慣將上世紀建造的居民小區(qū)稱為老小區(qū),即開放式小區(qū)。臟亂差,是人們對開放式小區(qū)的第一印象。然而在濟南市槐蔭區(qū)裕園社區(qū),卻是另一番景象。16棟樓81個單元全部粉刷一新,樓道雜物全部清理,樓道里的燈基本亮起來了……社區(qū)面貌煥然一新,居委會的投入竟然僅是為每個單元提供了兩桶涂料。兩桶涂料如何完成了看似“難以完成”的任務?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裕園社區(qū)。
通過“居民論壇”聽民意
裕園社區(qū)大部分樓于1998年建成,居民的住房多數面積不大,而且沒有儲藏室,很多平時用不著的東西就擺在樓道里了!耙郧皹堑罃[滿了雜物,又臟又亂,居民也常常因為占用樓道的問題產生矛盾。”居委會主任劉云香告訴記者,居委會也一直在琢磨如何發(fā)動起居民一起清理樓道衛(wèi)生環(huán)境。
今年,槐蔭區(qū)以迎京滬高鐵通車和中國“十藝節(jié)”為契機,對主支干道、背街小巷、樓院(道)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了集中整治,裕園社區(qū)也清理了區(qū)內的垃圾死角,外部環(huán)境有了很大改觀。
“外部環(huán)境好了,我們就琢磨怎么把樓道里的衛(wèi)生也搞上去,讓大家住得更舒適。”劉主任告訴記者,從六月份開始,居委會召開了第一期 “社區(qū)事務大家談”居民論壇,40多名居民聚在一起討論怎么才能讓樓道干凈起來。最終確定了首先動員居民自己動手清理樓道堆放多年的雜物,然后清理樓道 “小廣告”,最后粉刷樓道的方案。居委會經過積極爭取,可以免費為每個單元提供兩桶涂料。
9號樓樓長趙素蘭今年60多歲了,在居民論壇第二天,和黨代表李繼祥、居民王洪三個人一拍即合,馬上行動起來。發(fā)動在家的居民清理了樓道的雜物,趙素蘭的愛人和年輕人用社區(qū)提供的涂料和粉刷工具,動手粉刷了樓道。趙大媽說,居委會為大伙改善居住環(huán)境是好事,大家都支持!
層層動員讓居民動起來
有些樓道的雜物都擺放二十多年了,不可能一天就清理干凈,居民的觀念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轉變過來,居委會就把居民論壇開到樓前,開到樓道里。居民論壇之后,居委會又先后召開了“黨代表”、“居民代表”、“樓院長”、“娃娃樓長”會議,層層發(fā)動。
15號樓是由4家單位組成的宿舍樓,沒有物業(yè),15號樓業(yè)主委員會主任王建章是社區(qū)的黨代表,他參加黨代表會議之后,當天立即召開本樓業(yè)主委員會,決定使用收取的本樓的停車費來支付粉刷樓道的人工費。第二天4個單元的樓道粉刷一新。王建章告訴記者:“要不是社區(qū)組織這件事,我們真是下不了這個決心。”
“社區(qū)事務大家談”居民論壇在暑假期間還召開了一期由娃娃樓長和老樓長共同參加的座談會,為社區(qū)樓道治理出主意?吹4號樓7個單元至今無一人行動,13歲的徐鵬程把20多名同學都叫來清理樓道“小廣告”。這群娃娃樓長的舉動感染了居民,大家都紛紛動起來。在座談會后的第二天,3號樓等尚未完成樓道治理的單元便開展了清理工作。
社區(qū)快報為“樓道革命”助力
自從居民著手粉刷樓道以來,快報主編王森泉就忙開了。只要知道哪個樓道已粉刷,哪個樓道的雜物已清理,王大爺就通過社區(qū)黑板報、社區(qū)快報廣泛宣傳。社區(qū)居委會也把快報整理打印,然后,張貼到各個樓的“公共信息欄”上。
8號樓1單元是一梯4戶的單元,幾乎每一層都堆滿了煤和雜物。而這個單元的老年人比較多,行動不方便,樓道的雜物遲遲沒有進行清理。看到公共信息欄上其他單元粉刷、清理的進展,居民薛美清再也坐不住了,她和丈夫孟憲文把自己家的雜物清理后,又幫助其他的居民清理,然后動員每家集資30元錢, 又購買了五桶涂料,把墻面刷得更仔細。
到目前為止,裕園社區(qū)16棟樓81個單元全部粉刷完畢,樓道雜物全部清理干凈。居委會又推行了“樓道燈亮”、“樓道安全”和“樓道靚化”等一系列工程,居民又集資安裝了樓道燈。目前,所有樓道的燈都亮起來了,玻璃和單元門也正在制作中,近期將集中安裝。5號樓居民王慶章告訴記者,居委會做了很多工作,親戚來串門都很羨慕我們,開放式小區(qū)能做到這個程度很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