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电影天堂网,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當前位置: 資訊 >> 石化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7·16”重來 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再發(fā)火災
2011-7-25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關鍵詞:大連石化 中石油 原油泄漏

  太過巧合。時隔整一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再發(fā)火災。
  7月16日14時25分,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常減壓蒸餾裝置因換熱器泄漏引發(fā)火災,大火燃燒了近6小時,火災導致約15米高的常減壓蒸餾裝置大部分報廢。
  一年前的同一天,中石油大連石化管轄的大連新港油罐區(qū)發(fā)生爆炸,部分原油泄漏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損失達5億元以上。
  2010年的“7·16”火災官方尚未追責,中石油已經將其定性為“承包商事故”;2011年的“7·16”火災原因尚在調查之中,責任將會是誰?

  火災起因

  火災發(fā)生在剛剛檢修了半個月的中石油大連石化生產新區(qū)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上。
  該常減壓蒸餾裝置是一座4層、高約15米的建筑,一層是泵房,四層是空氣冷卻器,二、三層是換熱器。
  參與調查的人士告訴《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國家周刊》記者,引發(fā)火災的是其三層的換熱器!吧崞鞯姆ㄌm可能漏油了,在兩次不大的閃爆后就著了!
  在場的工人聽到了這兩聲沉悶的閃爆。閃爆威力雖然不大,但一方面撕裂了散熱器中密封的油管,另一方面提供了引燃油品的火星。
  7月16日14時25分,油管中的油源源不斷沿著三層向下傾瀉,火勢迅速從三層向下蔓延,搭建整體建筑的鋼筋和鋼板在高溫下沒挺多久,“就像面條和面片一樣軟塌了”。
  慶幸的是,雖然換熱器的直徑粗達1.7米,但內中的油管大都比較纖細,在關閉了輸油閥門后,油管中殘留的油品并不多,火勢對廠區(qū)內其他裝置和油品未造成太大威脅。
  7月16日19時57分,明火基本被撲滅。當晚23時,中石油副總經理沈殿成趕赴事發(fā)現(xiàn)場,事故領導小組由此成立,其中當即的兩項重點工作是:當晚組織清洗清掃廠區(qū)內的油污和消防泡沫;嚴防對海洋和空氣造成污染。
  7月17日,中石油官網宣布,“截至16日21時,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常減壓蒸餾裝置換熱器泄漏著火事故已進入現(xiàn)場清理階段”。
  和此前的同類事故處理一直保持著沉默相比,此次大火撲滅后,中石油在第一時間對外表態(tài),“監(jiān)測表明,未對周邊海域和大氣環(huán)境造成污染,未發(fā)生次生事故”。
  “聞聞這個氣味,誰敢說一定就沒污染?”7月17日凌晨4:30,正在中石油大連石化賓館附近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大連市環(huán)保局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具體的污染數(shù)值,需要利用儀器設備進一步精確。
  而次生事故也接踵而至;馂陌l(fā)生的次日,大連石化員工張崢在清理火災現(xiàn)場時從高處跌落身亡。

  誰之責?

  這是一次始料未及的火災:半個月前,整個生產新區(qū)剛剛完成全面檢修,常減壓蒸餾裝置也在停工檢修之列。
  “5月份,大連石化召開2011年生產新區(qū)裝置停檢動員大會,整個生產新區(qū)都停工檢修!鼻笆龃筮B石化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大連石化生產新區(qū)自2008年至今已經運行3年。按照相關技術標準,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加工年開工時數(shù)8400小時,運行周期為3年一修。
  2011年5月20日,大連石化生產新區(qū)全面停工,檢修范圍包括8套聯(lián)合裝置、16個單體裝置、1007個檢修項目和43個技術改進項目。按照大連石化的說法,此次檢修“在大連石化尚述首次,在國內也尚無先例”。
  7月5日,歷時一個多月的檢修宣告結束,大連石化生產新區(qū)重新開工,10多天后,火災發(fā)生了。
  “導致火災的不外乎三方面,檢修問題、操作問題和設備問題!眳⑴c事故調查的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前兩者很可能被排除。首先,檢修之后要有驗收環(huán)節(jié),既然已經恢復生產了,說明檢修沒有問題;其次,操作方面未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而且操作部門此前已經按照流程操作了三年,上崗的也都是老員工。
  按照這一邏輯,設備問題可能將被列為主要原因。《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除了換熱器與中石油無直接關系外,其余責任方均系中石油“直系親屬”。
  其中,本次蒸餾裝置的檢修工程由中石油大慶石化建設公司承擔,具體工作由該公司旗下安裝二、五、六三家分公司承擔;工程的監(jiān)理驗收工作由中石油大連石化旗下七星監(jiān)理公司承擔;檢修后具體生產操作仍由中石油大連石化生產新區(qū)負責。
  多位參與調查的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事故現(xiàn)場已經很難拿到確鑿的證據(jù)高溫之下,換熱器等設備基本上已經燒化了。
  按照中石油的官方表態(tài),自7月17日起,中石油“正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事故分析調查工作”。
  具體調查工作由中石油大連石化展開。據(jù)悉,此次調查最初責成大連市安監(jiān)局進行,“這么專業(yè)的問題安監(jiān)局怎么能調查出來?安監(jiān)局已經委托大連石化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報安監(jiān)局!
  “火災責任也是一次內部博弈、權衡利益的過程,誰也不愿意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前述人士認為,在今后更大利益的驅使下,換熱器供應商也許愿意擔負起事故的責任。
  按照中石油大慶石化建設公司的施工組織設計,本次檢修涉及換熱器131臺,其中檢修換熱器108臺,安裝更換換熱器23臺。
  2010年的“7·16”爆炸,雖然官方調查一直沒有出爐,但中石油已將其定性為“承包商事故”;2010年初,中石油位于陜西省華縣的地下輸油管道發(fā)生泄漏,導致黃河沿岸多地暫停飲用黃河水,中石油的調查結果是“事故原因為第三方施工破壞所致”,中石油負次要責任。

  調查沖擊波

  接近中石油高層的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雖然火災本身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污染,但中石油高層對此次火災極為惱火,“因為它發(fā)生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上”。
  首先,連續(xù)兩年在同一時間、同一城市發(fā)生火災,中石油這艘最大央企的安全運營能力被質疑;
  其次,2010年的火災調查至今懸而未決。時值去年“7·16”大連火災一周年,再次發(fā)生火災,外界的目光和輿論無疑會再度升溫。
  正是基于此,中石油高層格外重視。
  7月16日23點,中石油副總經理沈殿成趕赴事故現(xiàn)場,宣布成立由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任組長、沈殿成任副組長的事故領導小組,親自領導指揮大連的后續(xù)處理工作。
  7月16日當晚,除了總經理蔣凡,大連石化高層幾乎全部住進臨近火災廠區(qū)的石化賓館現(xiàn)場辦公。雖然明火已經撲滅,并且發(fā)出“無污染”的通報,但包括生產處、安環(huán)處、經理辦等部門仍舊堅守石化賓館。當天的石化賓館謝絕對外,實際上已沒有對外的床位,大連石化高管團隊將整個石化賓館住得滿滿當當,匆忙趕來的大慶石化人員只能住進市區(qū)的賓館。
  7月17日上午10時30分,沈殿成在事故現(xiàn)場召開辦公會,宣布了查清事故原因、清理現(xiàn)場油污、避免環(huán)境污染、盡快恢復生產、杜絕次生事故等6點要求。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币晃粐野脖O(jiān)總局的官員如此評價中石油連續(xù)兩年發(fā)生的“7·16”事故。盡管今年的“7·16”火災并不特別重大,但其對去年“7·16”調查報告的面世將起到助推作用。
  此前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國家安監(jiān)總局的內部人士透露該局已將2010年“7·16”事故的調查報告上報。
  在這位官員看來,今年“7·16”的調查一旦出爐,招致的將是連鎖反應:“且不說誰是責任方,你想今年剛發(fā)生的事故報告都出來了,去年已經發(fā)生一年的報告為什么不公布?”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采訪時獲悉,中石油準備處理一批與事故存在關聯(lián)的官員,這一說法已經在大連石化內部醞釀。
  “接二連三的出事,起碼暴露出你的管理存在問題,再不給民眾交代似乎說不過去了!鼻笆龉賳T表示。

  2010年“7·16”事故回顧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石化管轄范圍內的新港油罐區(qū)發(fā)生爆炸和原油泄漏事故。
  當日下午3點30分,利比亞籍油輪“宇宙寶石”號開始向由大連石化管理的國際儲運公司罐區(qū)卸油。由于“宇宙寶石”號油輪運送的是來自委內瑞拉的30萬噸超重油,屬高含硫原油,含硫量達4%。因該品種原油硫、酸含量及粘度相對較高,卸載原油時需要大量添加脫硫劑。
  現(xiàn)場配合卸油注入脫硫劑的是上海祥誠公司,指導上海祥誠工作的則是天津輝盛達公司。
  7月16日13時,油輪暫停卸油并告知“有關部門”,但因“管理混亂,信息不暢”,注入含有強氧化劑的脫硫劑的作業(yè)仍在繼續(xù);當日18時8分,靠近注入脫硫劑注入部位的輸油管道爆炸。
  事后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至少1500噸原油流入海洋,超過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損失在5億元以上。
  2010年7月23日,國家安監(jiān)總局發(fā)布通報,通報確認的事故責任包括:事故單位對加入的原油脫硫劑的安全可靠性沒有進行科學論證;原油脫硫劑的加入方法沒有正規(guī)設計,沒有制定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原油接卸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事故單位對承包商現(xiàn)場作業(yè)疏于管理,現(xiàn)場監(jiān)護不力。
  在2010年8月的中石油安全環(huán)保工作會議上,中石油副總經理廖永遠表示,“7·16”爆炸事故“屬于承包商事故”。
  2010年10月24日,中石油遼河油田的工作人員在拆除“7·16”火災中受損的103號罐時,再次引發(fā)火災。
  “7?16”爆炸發(fā)生后,國務院組成事故調查小組。最終,負責現(xiàn)場作業(yè)的上海祥誠公司現(xiàn)5名員工被警方拘留,后兩人被取保候審,另3人至今仍然在押。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