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电影天堂网,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jαpαnesehd熟女熟妇伦,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當前位置: 資訊 >> 橡膠 >> 市場行情 >> 正文
合成膠漲價潮拷問行業(yè)上中下游
2011-9-9 來源:中國化工報數字報
關鍵詞:輪胎產量 輪胎標簽法規(guī)

    今年以來,我國輪胎生產的主要原材料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等合成橡膠價格快速上揚。對部分主要輪胎生產企業(yè)的調查顯示,1~7月,特別是7月,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價格大幅上漲。其中,7月丁苯橡膠1502(非油級)采購價格為32500元(噸價,下同),丁苯橡膠1712(充油級)為28900元,順丁橡膠9000為3340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丁苯橡膠價格上漲了近1倍,順丁橡膠價格上漲約70%。盡管在8月下旬價格有所松動,但是進入9月以來,合成橡膠價格仍然出現上漲勢頭。截至9月2日,中油華南銷售公司調漲乳聚丁苯橡膠價格,吉化、蘭化松香丁苯新價格執(zhí)行31200元/噸,蘭化1712新價格執(zhí)26900元/噸,較前一日均漲600元/噸。合成橡膠價格的暴漲反映了我國合成橡膠行業(yè)發(fā)展中的哪些問題?我國合成橡膠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如何呢?

     上游供需:

    產能產量快速增長

    高端牌號缺口較大

    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合成橡膠[七大基本膠種及丁苯熱塑彈性體(SBCs),下同]總生產能力已達281萬噸/年,較2005年的135萬噸/年增加了146萬噸/年,年均增長率15.8%,大大高于世界3.2%的平均增長率。生產能力僅次于美國(294.3萬噸/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在世界合成橡膠生產總能力中所占比例也由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8.9%。

    產能提高的同時,產量也順勢而增。我國合成橡膠產量于2008年超過日本,2009年基本與美國持平,2010年超出美國(232萬噸),高達241萬噸,升至世界第一。

    盡管產量已經升至第一,但是仍不能滿足我國高速增長的需求量。自2004年我國合成橡膠需求量超過美國之后,近些年一直也穩(wěn)居世界第一位的位置,遠高于位居第二位的美國(2010年為173萬噸)和第三位的日本(2010年為98萬噸)。我國合成橡膠消費量占世界總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18.4%提高到2010年的22.1%。這也直接導致我國合成橡膠進口量屢創(chuàng)歷史新高。使得我國成為世界其它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合成橡膠輸出的主要目的地。

    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共進口合成橡膠156.5萬噸(含膠乳及其他橡膠),2005年以來年均增速為7.5%。我國合成橡膠進口主要來自周邊的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qū)、俄羅斯以及美國。2010年從上述國家和地區(qū)共進口合成橡膠72.4萬噸,占國內進口總量的73.3%。

    其中進口的產品多為國內尚處于起步或者仍為空白的高端品種。業(yè)內人士指出,我國合成橡膠傳統(tǒng)技術仍占主導地位,部分品種缺乏核心技術。另外,產品牌號少,還不能滿足國內實際生產的需求。例如,中國SBR產品只有1500、1502、1712、1778 等幾個主要牌號,與國外擁有幾十個牌號的大型合成橡膠公司相比,差距較大;BR產品以鎳系為主,僅有BR9000這一個牌號,而國外有鈷系、鈦系、鋰系、鎳系四大系列,上百種牌號;用于高檔輪胎及高檔膠鞋的溶液聚合丁苯橡膠主要依賴進口;SBC系列產品中高附加值的SIS、SEBS產量也不能滿足國內實際生產的需求,亟待進一步發(fā)展。

     生產格局:

    外企加大對華投資 

    三足鼎立初步形成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國內合成橡膠生產能力仍主要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產能分別超過110萬噸/年和70萬噸/年,所占的國內份額分別為40.4%和26.5%。但與 “十一五”初期相比,兩大集團所占份額分別下降了12.2和2.7個百分點。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楊秀霞指出,我國合成橡膠供應格局已經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雖然供應主體仍然為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但是隨著近年來外資、民營企業(yè)快速進入,競爭多元化格局形成。

    燕山石化公司與拜耳、帝斯曼和三菱化學公司組建橡膠合資企業(yè),使燕化公司橡膠生產能力從21萬噸/年擴增至30萬噸/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企業(yè)。

    從事特種化學品生產的法國Eliokem公司于2010年1月宣布,繼續(xù)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建設乙烯基吡啶(VP)膠乳裝置,以滿足亞洲對該產品的需求。該裝置于2010年下半年建設,第一階段專門生產乙烯基吡啶膠乳。

    巨大的市場吸引了世界合成橡膠生產大鱷朗盛公司。該公司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于2009 年2月初與青島科技大學簽約組建橡膠合作聯盟,共同為橡膠工業(yè)進行研發(fā),將產品推向商業(yè)化。

    另外,7家臺灣公司宣布,將在大陸聯合投資數十億美元。該聯合裝置預計位于福建省泉州的石化園區(qū),鄰近?松梨、沙特阿美和中國石化的合資企業(yè)——福建石化公司的石化聯合裝置。這7家臺灣公司是長春塑料公司、大連化學公司(長春集團子公司)、國喬石化公司、和桐化學公司、李長榮化工公司、聯華工業(yè)氣體公司和臺灣石化合成公司。

    楊秀霞表示,涉外企業(yè)(含臺資)和其他企業(yè)(含民營)2010年產能分別達58萬噸/年和35萬噸/年,所占份額分別20.6%和12.5%,較“十一五”初期提高了6.5和8.3個百分點。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涉外及民營企業(yè)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下游貿易:

    外貿依存度依然高 

    未來出口增速放緩

    業(yè)內專家指出,近年,我國一直穩(wěn)居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膠消費國。但從下游橡膠加工行業(yè)消費看,不難發(fā)現,輪胎、制鞋等行業(yè)的產品出口所占比例較大,對外依存度較高。在當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都將對我國國內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輪胎產量約4.2億條,其中44.5%左右用于出口。2005~2010年,我國輪胎出口年均增速高達15.3%,大大高于輪胎產量10.9%的增速。同期,鞋類產品的出口也快速增長,年均增速為7.5%,2010年出口量為99.3億雙,占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

    資料顯示,金融危機及輪胎特保案,使得2008年以來我國輪胎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同時盡管特保案并沒有使我國輪胎出口總量減少,但由于輸美輪胎減少的部分大量涌向其它國家和地區(qū),貿易糾紛不斷增加。

    楊秀霞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輪胎等橡膠制品出口仍將繼續(xù)增長。但由于主要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美國輪胎特保案、歐盟REACH法規(guī)及輪胎標簽法規(guī)的相繼出臺及實施,已經或即將對我國輪胎等橡膠制品出口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預計未來出口增速將會減慢。

    有事實為證。2009年9月26日開始實施的為期3年的輸美輪胎特保案,使得我國出口到美國的輪胎大幅減少。2010年涉案的小客車輪胎及輕卡輪胎出口美國數量為3081.7萬條,同比減少23.1%;2011年上半年出口量為1337.4萬條,同比繼續(xù)減少11.7%。而未涉案的客貨車輪胎出口美國則隨著經濟的恢復不斷增加,2010年出口量同比增長33%,201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4.5%。

    歐盟REACH法規(guī)對輪胎中使用的多環(huán)芳烴含量提出了嚴格限制,該法規(guī)已自2010年1月1日起實行。據了解,2011年3月1日,歐盟輪胎制造商協(xié)會公布了對歐盟市場上輪胎多環(huán)芳烴(PAHs)含量的抽查結果。抽查的9個歐盟國家以及6個非歐盟國家的輪胎均符合REACH法規(guī)要求,僅中國產輪胎出現超標現象,涉及國內多家輪胎生產商。這導致我國輪胎產品出口歐盟受到一定影響。

    歐盟委員會還出臺了相關的輪胎標簽法規(guī)——EC1222/2009,自2012年11月1日起,要求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輪胎、輕卡輪胎、卡車輪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地抓著力的等級。隨著標簽法的實施,我國輪胎產品檔次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短時間內不可能很快達到歐盟要求,因此出口也會受到一定限制。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王)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