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海恩斯坦研究院科學小組在Jan Beringer博士帶領下,與羅伊特林根大學(Hochschule Reutlinge)和在蒂賓根的Rökona Textilwerk GmbH公司共同研發(fā)了一種新的檢驗方法,來調(diào)查紡織材料的聲學和空氣聲學特性。
噪音遍及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壓力的來源。除了負面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研究表明它會分散人約20% -30%的注意力,降低人的工作效率,增加事故風險,減少舒適的感覺,即便柔和的電臺音樂在40分貝以上也會產(chǎn)生干擾影響。
因此在不受歡迎的噪音環(huán)境中吸音紡織材料越來越受歡迎。它主要應用在室內(nèi)設計和汽車行業(yè), 特別制作的材料被用來減少噪音和將其優(yōu)化成舒適的聲音。
例如, 公共設施的吸音天花板、分區(qū)、地板和家具表面,開放式辦公室和展廳以及車內(nèi)飾的功能紡織品都是有效抗噪音干擾的措施。
在德國海恩斯坦研究院,專家使用聲學測量裝置檢驗不同的紡織材料。要測試的織物夾在樣品架上放置在一個揚聲器和測量麥克風之間。這個檢驗的一個優(yōu)點是只需要用10 ×10厘米的面料樣品進行測試。測量頻率在200 - 20,000 Hz的程度(分貝),以確定織物衰減/抑制了由揚聲器發(fā)出的頻譜信號。
空氣聲學可以測試背景噪聲的頻譜。海恩斯坦研究院的測試儀器能夠調(diào)查幾乎所有的樣本,從小型的實驗室樣品到成品部件,可以模擬高達140公里/小時的風速。
紡織品或測試部件被放置在流動的空氣中,用一個特殊的測量麥克風來記錄空氣流動引起的噪聲。使用計算機進行分析噪音,并確定噪音的頻率。這些比較數(shù)據(jù)可以最大化地根據(jù)用途優(yōu)化紡織材料。
除了可檢驗紡織面料的空氣聲學特性,也可確定導致噪音的風動原因。這檢驗結果可以優(yōu)化紡織品和不同部件。
新的聲學測試可顯示,紡織品吸音后人耳聽到噪音量。©Hohenstein / Foto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