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基自愈性水凝膠的臨床夢:小材料大驚喜
2012-1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關鍵詞:水凝膠 清華大學 化學系 危巖 陶磊
臨床可行性
有了這一成果,課題組進而將目光轉向細胞治療。依舊是用殼聚糖的一個衍生物,加上功能化的聚乙二醇,這次他們把細胞也帶上了。細胞的生存條件更加苛刻,它能夠在這種神奇的水凝膠中存活嗎?
實驗結果再次令研究人員興奮不已。博士生楊斌在室溫、pH值7.0的溫和條件下把細胞、成膠元素相混合,不到1分鐘,包含著細胞的水凝膠就迅速形成了。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3D水凝膠中的細胞存活情況,楊斌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量的死亡細胞。實驗開始后24小時和72小時的觀察結果顯示,細胞在水凝膠內存活良好,死亡細胞數(shù)量沒有明顯增加。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水凝膠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有可能成為細胞治療的新載體。實驗結果已發(fā)表于2012年Polymer Chemistry(英國《高分子化學》雜志)。
接著,還有個更有趣的實驗——讓水凝膠動起來!
他們?yōu)樗z加入了磁性,賦予了這種殼聚糖基自愈性水凝膠行為的可控性。
制備方法依舊非常簡單:在殼聚糖溶液中加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再加上功能化的聚乙二醇。
實驗結果顯示,這種磁性水凝膠宛如一只“軟體章魚”!在外部磁場的驅動下,它能夠通過改變自身形狀,移動通過狹窄的空隙。據(jù)了解,制備出同時具有磁性和自愈性的水凝膠尚屬首例。
“這是否意味著它是一種潛在的智能藥物載體呢?”危巖課題組設想著。
讓夢發(fā)生
目前,危巖課題組正將這一研究方向繼續(xù)延伸:一是將更多功能元素融入到水凝膠體系,制備出更多新材料;二是將他們的水凝膠材料作為藥物載體,展開活體實驗。
“我們希望做出來的東西簡單、便宜而且有用,這種多功能水凝膠或許已經接近我們的夢想!碧绽诒硎。
最近課題組在他們的水凝膠體系里添加了生物惰性的二氧化硅,獲得了具有多級孔結構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這一材料在進行血細胞吸附實驗時表現(xiàn)良好,是一種潛在的止血材料。實驗結果已發(fā)表于2012年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德國《高等健康醫(yī)學材料》雜志),并已申報專利。
下一步,若想讓這種自愈性水凝膠真正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或許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和待解決的問題,課題組正在和臨床醫(yī)生開展交流與合作。或許未來的某一天,這種殼聚糖基水凝膠真的能夠帶著細胞或藥物被直接注射到病灶附近,再通過外部磁場的作用,像“章魚”一樣準確“游”到病灶部位,并將藥物固定于此,根據(jù)材料配比和生物刺激環(huán)境可控釋放出藥物。
這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課題組正用他們的努力,讓夢發(fā)生。
注:本網(wǎng)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