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中包含著有關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大量信息。例如,汗液中的鹽濃度可以帶來有關囊胞性纖維癥的線索,而汗液中的酸度則是判定某些皮膚病的指標。即便是汗液中的鈉或鉀濃度,也可以表明我們是否存在脫水問題。醫(yī)生甚至可以通過汗液中的乳酸鹽濃度來確定我們是否存在肌肉勞損問題。
汗液中含有大量豐富的化學數(shù)據(jù),不用驗血就可以揭示我們?nèi)梭w的健康狀況。例如,人體會通過汗液分泌六種微量金屬元素,這其中就包括銅、鉛、鎳等。今年1月份,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開發(fā)并測試了五種傳感器,它們可以通過汗液來追蹤用戶葡萄糖、乳酸鹽、鈉和鉀的濃度高低。
荷蘭埃因霍溫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科學家們?nèi)涨伴_發(fā)出了一種不用電池的柔性微芯片,可以分析汗液來發(fā)現(xiàn)皮膚中的鹽度和酸度,而鹽酸度則可以被當作確定疾病和人體健康狀況的指標。
科學家受到滲透作用(即吸收過程)的啟發(fā),開發(fā)出了這種新型柔性電子設備,用于追蹤人體健康狀況。借助于激光制造技術(shù),研究人員用柔性塑料材料制造了許多微通道(micro-channel),讓汗液以穩(wěn)定的速度從這些通道中流過。微通道能以類似于毛細血管的方式來傳輸水分?茖W家表示,這種可穿戴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就像是水泵,不需要外部電源也能運作。
所有這些東西都被集成到帶有電極的微芯片上,而電極則被插入到微通道,持續(xù)地對流經(jīng)微通道的汗液進行分析。長期以來,科學家就試圖開發(fā)一種柔性汗液傳感器,可以讓它們輕松附著于皮膚上,從事它們本應該從事的活動——以非侵入性方式檢測和分析汗液,確定健康水平或疾病。埃因霍溫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就是朝著這個方面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他們計劃繼續(xù)推進這項研究,將柔性汗液傳感器應用于體育領域,或是當作分析汗液的醫(yī)學工具。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fā) AM : 章魚觸手啟發(fā)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nèi)自適應積分 2025-05-03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xiàn)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fā)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港大徐立之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博士后、碩士生及研助 - 仿生柔性材料、柔性生物醫(yī)學器件 2024-09-10
- 四川大學王浩倫《ACS AMI》:利用電卡效應的迅速溫度變化驅(qū)動柔性材料的新策略 2023-06-10
- 華南理工大學彭新文教授團隊《Adv. Funct. Mater.》:納米纖維素衍生柔性功能材料 2023-02-25
- 西安工程大學劉呈坤教授團隊 AFMs:具備高靈敏度的仿DNA雙螺旋褶皺柔性纖維力學傳感器用于人體運動監(jiān)測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