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團隊在聚合物太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2018-10-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關鍵詞: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10月22日,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團隊通過化學結構微調控設計聚合物光伏材料,實現(xiàn)1cm2聚合物太陽電池的認證光伏效率超過12%,相關成果以“Fine-tuning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hotoactive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photovoltaics”為題,發(fā)表于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Energy。論文第一作者為樊寶兵博士,通訊作者為黃飛教授、應磊研究員,以及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李寧博士,華南理工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
光伏技術可將清潔、可再生太陽能轉換為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電能。聚合物太陽電池具有制備成本低、光電特性易調節(jié)、可實現(xiàn)半透明以及可制成大面積柔性器件的優(yōu)點,具有巨大的商業(yè)價值和應用前景。通常,高效聚合物太陽電池僅能在很小的有效輻照面積(<0.05cm2)時才能實現(xiàn)。該研究從聚合物給體材料的化學結構微調控著手,發(fā)展了一系列新型電子給體,通過研究其光學、電學、以及聚集特性的差異與規(guī)律,獲得的最佳材料組合在1cm2器件中獲得12.25%光電轉換效率,并具有極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展現(xiàn)出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