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機太陽能電池非富勒烯受體主要是Y6及其衍生物,其具有600 - 900 nm光吸收范圍、中等HOMO能級和高結晶性等特點。這要求聚合物給體具有相匹配的物理性質,例如互補的光吸收、匹配的HOMO能級和優(yōu)異的形貌相容性。然而,完全滿足這些要求的聚合物較少,如何設計合成高性能的聚合物給體仍然具有挑戰(zhàn)。由于氟的原子半徑小、吸電子能力強(誘導效應)且易形成豐富的分子間弱相互作用,因此氟原子可用于調控聚合物的能級、結晶度和載流子遷移率等。盡管氟原子廣泛用于共軛聚合物的設計合成,然而多氟取代的缺電子單體很少被報道。
最近,汕頭大學武慶賀教授課題組利用1,2-二溴四氟苯和3,3''''-二(三甲基錫基)-5,5''''-二(三甲基硅基)-2,2''''-聯(lián)噻吩為起始原料,通過一步Stille反應簡便地合成了FNT-2TMS,脫去TMS即可得到新型稠環(huán)化合物4,5,6,7-四氟萘 [2,1-b:3,4-b′]二噻吩FNT(圖1)。利用FNT設計合成的聚合物PFNT-F和PFNT-Cl(圖2)具有如下優(yōu)點:(1)多氟取代使聚合物具有較低的HOMO能級(~ -5.5 eV)和較寬帶隙(~ 2.0 eV) (2)原子間豐富的弱相互作用(F…H, F…F)使聚合物具有高的薄膜結晶性和高效的空穴傳輸;(3)與多氟取代的非富勒烯受體N3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薄膜具有納米纖維狀形貌且在基底上采用Face-on取向,而在純膜中主要采用Edge-on的取向。由于匹配的光電物理性質、高效的電荷傳輸、以及優(yōu)異的形貌和相分離,基于PFNT-F/Cl:N3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高達0.80的填充因子(FF),以及優(yōu)異的光電轉換效率17.53 % 和18.10 %(圖3),這使它們成為最好的給體材料之一。該工作說明多氟取代是設計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給體的高效策略。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15930
下載:A Multifluorination Strategy Toward Wide Bandgap Polym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xiàn)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蔡平、華南理工大學薛啟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陰極中間層在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5-01-08
- 鄭州大學孫晨凱課題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給體PTQ16-10實現(xiàn)19.52%效率的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4-12-31
- 南科大何鳳教授課題組《ACS Mater. Lett.》:主鏈調控增強溶液聚集優(yōu)化纖維狀網絡形貌實現(xiàn)高效的氯介導聚合物給體 2023-08-18
- 江西師范大學陳義旺/廖勛凡團隊《Adv. Mater.》:三元聚合和區(qū)域異構化策略構建高效三元聚合物給體材料 2023-05-01
- 華南理工段春暉教授《Adv. Funct. Mater.》:發(fā)展超寬帶隙聚合物給體用于半透明有機太陽電池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