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fā)展引發(fā)對輕量化、高強、高可靠的結構材料的迫切需求。鎂合金具有輕質高強的突出優(yōu)點,但其低腐蝕電位、高化學和電化學活性嚴重制約了鎂基材料在高濕熱沿海地區(qū)的實際應用。有機防腐涂層作為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在長效服役期間不可免產(chǎn)生微損傷,腐蝕介質可迅速由缺陷處滲透并加速界面腐蝕,最終導致金屬結構失效。然而微尺度損傷在實際工程設備中極難被及時察覺,因此,針對涂層/金屬系統(tǒng)中局部損傷發(fā)展高效損傷預警技術是實現(xiàn)涂層損傷定位及有效維護首要要求。
2024年12月10日,相關工作以“Robust Damage-Sensing and Corrosion-Warning Polymeric Coatings: a New Approach to Visually Monitor the Degradation Dynamics of Coated Mg-Alloy”發(fā)表在《Small》上。
圖1展示了通過封裝CVL和PHP的兩種類型微膠囊的制備過程,并通過分別在底漆和面漆中摻入適量微膠囊構建分級自預警涂層。當頂部涂層在機械沖擊下形成微裂紋時,裂紋擴展尖端撕裂微膠囊釋放出CVL,涂層中SiO2納米球表面的-OH基團與CVL形成氫鍵相互作用導致內酯環(huán)開環(huán)形成藍色CVL+結構,在裂紋區(qū)域呈現(xiàn)出明顯的顏色變化以實現(xiàn)損傷感知功能。隨著損傷的不斷加深,局部合金基體直接暴露于腐蝕介質中,鎂合金的腐蝕產(chǎn)物中含有大量的Mg(OH)2并伴有局部的堿環(huán)境。因此,利用PHP分子對堿性環(huán)境的響應特性可有效實現(xiàn)早期腐蝕部位預警。
圖1 分級自預警涂層構建示意圖及作用機制
圖2 MCs1在機械應力作用下的顯色特性
圖3 破碎的MCs2在不同pH環(huán)境中的顯色特性
圖4 涂層損傷和界面腐蝕的可視化預警行為
以上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401096,52201077)及山東省青創(chuàng)團隊項目(2023KJ308)支持。論文第一作者為青島科技大學程莉特聘副教授,通訊作者為程莉特聘副教授和劉成寶學術教授。山東科技大學張愛猛,青島科技大學曹蘭、鄧康清教授為論文共同作者。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404038
- 大連理工大學劉田教授連發(fā) Nat. Commun./CRPS: 一種用于實時監(jiān)測軟材料、活組織應力分布的定制化、可視化平臺 2025-02-10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fā)光分子用于神經(jīng)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ACHM:溫度可視化太陽能面料 - 讓你在冬天保持舒適 2024-12-12
- 北工商樊保民/北化徐斌教授《ASS》:巨型對離子(MXene)摻雜構建持久電活性囊泡型聚吡咯防護涂層 2023-10-16
- 汪懷遠教授團隊《Corros. Sci.》:一種綠色環(huán)保且高效的氧空穴納米材料及其防護涂層 2023-03-03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參加海南某基地材料腐蝕調研及防護技術研討交流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