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研勿以論文數量“排座次”
2011-11-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教育部11月7日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意見》。教育部提出,從根本上改變簡單以成果數量評價人才、評價業(yè)績的做法,摒棄簡單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斷研究成果質量的做法。教育部還明確提出反對各種簡單化的科研排名。
教育部表示,正確認識《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數據在科研評價中的作用,避免絕對化。此前人大校長紀寶成曾提出,僅關注SCI和SSCI發(fā)文量,是不可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
一位高校老師介紹,SCI論文被視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的GDP,目前已成為衡量大學、科研院所和科學工作者學術水平最重要的甚至唯一尺度,評職稱、申請經費、評獎、晉升乃至評選院士,幾乎都與此掛鉤。該老師還透露,像《中國社會科學》所獲得的科研小時或積分都比較高,不同的學術期刊刊發(fā)的論文、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累計的科研小時或積分是不一樣的,但只要有論文刊發(fā)或著作出版,就是會有科研考評累計的。
依照這份意見,教育部要針對人員、項目、機構、成果等不同評價對象,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等不同研究類型,論文、著作、教材、研究報告、普及讀物、非紙質出版物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健全符合哲學社會科學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體系。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北大雷霆教授課題組誠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 生物醫(yī)學工程、生物電子 2025-02-10
- 復旦大學李劍鋒團隊:首個理論模擬科研全流程自動化AI智能體 2025-01-25
- 天津大學史志遠教授團隊招聘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學、微凝膠/微囊泡/脂質體、酶包裹遞送載體、微流控 2024-12-17
- 天科大司傳領/徐婷、廣西林科院王軍鋒 SusMat 主封面論文:纖維素基水凝膠在柔性傳感器中的調控與作用機制 2025-02-25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JMCC 封面論文:一種柔性防護電子皮膚 2025-01-20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 Sci. Adv.:高效圖靈結構COF膜 - 首頁亮點論文 2024-12-12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