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館長縱論大學圖書館未來什么樣
2011-11-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能想象嗎?未來的圖書館里將看不到書!10月28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在參加“江蘇大學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時,描繪了大學圖書館的發(fā)展藍圖,引起了與會專家和師生的熱議。
今年8月,朱強去美國埃默里大學、喬治亞大學、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等高校圖書館參觀訪問,感觸良多。結合自身的管理經驗,他認為高校圖書館要主動改變,適應社會變化和大學發(fā)展潮流,“既要仰望星空求發(fā)展,又要腳踏實地做服務!
據了解,現在在埃默里大學圖書館里,很多藏書都搬家到了“儲藏間”,騰出更大的開放式空間用于學生的研討和學習,藏書“變少”的原因還在于該館95%的費用都用于購置電子資料文獻。
此外,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各種服務也是細致入微——每張桌子上都配備臺燈,電源可以提供到桌面,無線網絡全部覆蓋,筆記本、打印機等電腦設備均可以借閱。每張桌椅都帶有滑輪,讀者可以根據需要,自行整合學習空間。
在世界范圍內,一所高校往往有多個圖書館,那么是不是數量越多越有效呢?朱強談到,哈佛大學有近100個圖書館,現在調整到76個,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調整,他們提出的改革口號就是“哈佛真的要有那么多圖書館嗎”,這一口號提出的原因是,很多人認為多個圖書館的存在,會導致資源重復建設、效率不高、經費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
哈佛圖書館正在進行“協同管理”,致力于增加新的信息技術相關資源,未來,用戶可以找到在哈佛的任何書或電子期刊資料,也可以找到除哈佛以外的任何圖書資料。據了解,哈佛大學2010年有260萬名不同的訪問者,今年到8月為止,已有270萬名訪問者,來自于全球232個國家。
此外,朱強還提到,有些國外高校的圖書館專門設立了校友辦公室,館長30%的時間用于聯系校友向圖書館捐款、捐書;有些圖書館不以圖書館流程,而以讀者的需求設計結構部門,更加體現人性化特征;圖書館密切為大學教學研課程服務,圍繞課程教學與學習提供各種特色服務;高校間的圖書館也進行例如館館深度合作,并與亞馬遜、谷歌等非圖書館資源合作,優(yōu)勢共享……這些都體現了未來大學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和特點,值得國內高校圖書館借鑒。
除朱強外,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系范并思教授、南開法學信息資源管理系柯平等也作了《高校圖書館管理藝術和圖書館2.0運動的回顧》等報告。作為江蘇大學組建10周年暨辦學109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共有100余名高校圖書館館長、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專家共聚江大,研討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創(chuàng)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yè)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y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化學家構建首個納米粒子圖書館 2016-07-04
- 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 2012-05-08
- 高校圖書館:距離免費開放還有多遠 201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