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授之 應成為教授本義
2012-04-26 來源:中國科技網
教授上課,老師施教,理應是本義,卻成為白紙黑字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印發(fā)實施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高校“把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將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用的基本條件”,折射出了尷尬的現(xiàn)實,也著實促人深思。
應當清楚地看到,讓教授回到課堂,是“教授”這一職稱的應有之義,更是對“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本質回歸。所謂“教授”,本義就是“傳道授業(yè)”,但現(xiàn)實是,“教授不上課”卻在國內一些高校中成為“慣例”:一些高校高樓越蓋越漂亮,知名教授學者身影難覓。
高等學府的天職就是培育人才,講臺才是教師最大的舞臺。也正因如此,教育部門及時出臺有關規(guī)定,讓教授重回講臺,受到了社會公眾和輿論的普遍肯定。由此及彼,值得關注和深思的還有,在我國的高等學府乃至整個教育體系中,究竟還有多少做法需要糾偏?還有多少本義等待回歸?
也許不是多數(shù),但這樣的一些事實并不罕見:一些高校在學生培養(yǎng)上不見創(chuàng)新,卻在招收進修生、辦MBA班上大干快上,賺得盆滿缽滿;一些高校改造教師、學生住宿條件“慢吞吞”,卻熱衷于建廣場、辦酒店;一些高校在教學科研上鮮有作為,卻在圈地生財上忙得風生水起……
大學,是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最高體現(xiàn),關系著青年的成長和學術的品格。維護高校的“一方凈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人們期待著,大學回歸本義,教學回歸本義,教育回歸本義。從這個角度講,讓“教授回到課堂”應當只是一個開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安農大陳玉霞教授團隊 AFM: 具有高機械強度、抗疲勞性和離子電導率的多功能絲瓜海綿水凝膠用于監(jiān)測人體生命體征 2025-04-05
- 華南理工大學趙俊鵬教授《Prog. Polym. Sci.》綜述:有機催化一步合成雜化嵌段聚合物 2025-04-05
- 中科大閆立峰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L-賴氨酸在溫和條件下與CO2聚合制備熒光聚脲 2025-04-04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fā)布,清華北大領跑亞洲 2019-09-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六所高校上榜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