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hong Tang and Ben Zhong Tang (Ed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聚集誘導發(fā)光原理及應用)
1st ed. 2019, XIV, 514 p. 387 illus., 276 illus. in color. Springer
-
報導了國內(nèi)外眾多知名學者在這個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從基礎研究,性能標定到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
-
突出了AIE在生物醫(yī)學,傳感器材料和光電等領域的應用;
-
提出了對進一步發(fā)展AIE及其衍生技術的全面看法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
從2001年聚集誘導發(fā)光(AIE)概念提出至今,越聚集越發(fā)光的AIE材料在光電器件、化學傳感、生物檢測和成像診療等領域的巨大應有潛力吸引了全球科研人員對其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全球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多個單位的科學家從事AIE相關研究,發(fā)表論文數(shù)和引文數(shù)均呈指數(shù)增長。僅2017年,該領域發(fā)表論文就超過1500篇,引用超過43000次。AIE已被納入國內(nèi)外本科生的實驗教學,并被認為是核心概念的重點實驗。2016年,《自然》一篇新聞深度分析文章將AIE列為支撐未來納米光革命的四大納米材料之一,且是其中唯一一個由中國科學家原創(chuàng)的新材料體系。
繼2013年Wiley出版了兩卷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后,AIE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領域均有了長足的進展。今年Springer推出了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一書。在這本書中,AIE研究領域的眾多國內(nèi)外知名學者深入探討了這一獨特研究領域的最新成就,所呈現(xiàn)出來的20個章節(jié)揭示了多年來AIE材料從小分子到聚合物到超分子到有機-無機雜化物以及納米團簇的演變,各種發(fā)光基元及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同時還有AIE材料在環(huán)境傳感,生物傳感,生物成像和光捕獲領域的應用的一些最新進展。
本書由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唐友宏副教授與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共同編著。該書可供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新型材料研究,開發(fā)和應用的相關科研與從業(yè)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材料,物理,化學,生物,藥物,醫(yī)學,環(huán)境及相關專業(yè)研究生的專業(yè)參考書。
新書有印刷版和電子版兩種選擇,請上www. springer.com/shop購買。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fā)光分子用于神經(jīng)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與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綜述:聚集誘導發(fā)光材料實現(xiàn)高分辨生物成像 2025-01-07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理工黎朝 AM:基于AIE活性納米復合水凝膠的可穿戴交互式信息-傳感材料 2024-03-23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AFM:自上而下法制備AIE/柔性木基傷口敷料 - 助力耐藥菌感染傷口快速愈合 2025-02-13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團隊/武大王富安課題組 JACS:設計一種AIE螺環(huán)近紅外發(fā)射探針用于DNAzyme敏化增強的乳腺癌光熱治療 2024-12-14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ACS Nano:基于AIEgen的可見光穿透器用于深層組織感染的光動力治療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