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合成技術既能夠實現(xiàn)太陽能的有效利用又能夠制備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問題的理想技術途徑之一。有機共軛高分子半導體材料具有化學結構和電子結構可從分子層面調(diào)控的特點,在光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還原以及光催化有機合成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目前高分子光催化材料仍然面臨本征催化活性偏低及催化反應機理不清楚的挑戰(zhàn),難以構建清晰的構效關系,極大地限制了這類光催化材料的發(fā)展。因此,系統(tǒng)研究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活性位點、反應機理與光催化性能調(diào)控機制對提高催化反應效率、反應產(chǎn)物選擇性以及實現(xiàn)高分子光催化材料在未來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航勛教授在特約專論中重點討論了其課題組近年來在共軛高分子光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點及反應機理探究方面的工作。他們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與合成將有機活性官能團作為本征催化活性中心引入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結構中并結合原位光譜表征技術和第一性原理計算深入闡明了多種不同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反應活性位點及催化反應路徑。該專論還展望了未來高分子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能量轉換應用領域的挑戰(zhàn)和機遇。
以上工作即將在《高分子學報》2020年第11期出版(2020, 51(11): 1201-1213),題為:“高分子光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點及其反應機理探究”,通訊作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航勛教授。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金號 21875235),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號2017YFA0207301)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基金號 2019M662160)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153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三發(fā)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軛高分子凝聚態(tài)結構調(diào)控的最新進展 2024-05-12
- 復旦大學彭娟課題組 Chem. Mater.:苯并噻二唑基共軛高分子的溶液態(tài)聚集對薄膜態(tài)結晶取向的影響 2024-04-13
- 北大裴堅團隊 Angew:提出理解共軛高分子主鏈與側鏈結晶的新概念 - 緩沖鏈模型 2024-04-12
- 河北地質大學盧昶雨、江蘇科技大學施偉龍 Small:酚醛樹脂于純水中光催化生產(chǎn)H2O2中鎳金屬位點對氧氣的調(diào)控 2025-02-23
- 清華大學唐軍旺教授團隊 Nature:聚合物分子內(nèi)結驅動光催化甲烷轉化 2025-01-21
- 西工大李鵬、張悅周 AFM : 載WOx水凝膠實現(xiàn)光催化產(chǎn)氧和光熱協(xié)同治療糖尿病感染傷口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