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彭強教授團隊 CEJ:三元共聚策略提升PM6聚合物給體材料光伏性能
2022-09-08 來源:高分子科技
發(fā)展高性能的寬帶隙聚合物給體材料來匹配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是進一步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光伏性能的重要手段。PM6和D18是高性能寬帶隙聚合物給體材料的典型代表,它們能夠在成膜過程中自組裝形成納米纖維結構,有助于形成利于空穴和電子傳輸的雙連續(xù)纖維網絡活性層形貌。然而,這一活性層形貌對聚合物的分子量十分敏感。只有分子量在很窄的范圍內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雙連續(xù)網絡形貌,保證電荷有效產生和分離,這使得它們表現出較嚴重的批次差異問題,不利于其產業(yè)化應用。
圖1. (a)聚合物給體以及L8-BO受體分子結構;(b)聚合物給體材料的合成路線
圖2. 原子力顯微鏡下的各活性層(a-e)高度圖以及(f-j)相圖
圖3. (a)PM6:L8-BO和(b)PMD-15:L8-BO的飛秒瞬態(tài)吸收二維圖;(c)共混膜的飛秒瞬態(tài)吸收動力學衰減曲線(激發(fā)波長:750 nm;探測波長630 nm);(d)器件的Jph - Veff曲線;(d)器件的Jsc – Plight曲線;(d)器件的Voc - Plight曲線
圖4. 分子量依賴的紫外可見吸收譜:(a)PM6,(b)D18,(c)PMD-15;(d)聚合物不同分子量對應的光電轉換效率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2045259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chuàng)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蔡平、華南理工大學薛啟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陰極中間層在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5-01-08
- 華南理工段春暉教授《Adv. Funct. Mater.》:發(fā)展超寬帶隙聚合物給體用于半透明有機太陽電池 2022-12-30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張勇課題組利用主/側鏈工程策略構筑苯并呋喃寬帶隙聚合物材料 2019-07-24
- 南昌大學陳義旺教授和諶烈教授研究團隊利用側鏈工程精準調控聚合物給體太陽能電池整體性能參數取得新進展 2019-03-07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xù)的生物塑料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