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水凝膠在柔性應變傳感器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其壓敏傳感的靈敏度往往較低,這主要是由于水凝膠的傳感信噪比較低。為提高水凝膠傳感器的信噪比,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提高水凝膠傳感器在外力作用下的電阻變化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華東師范大學張利東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新型的電化學策略,通過電化學誘導電極反應,在水凝膠內(nèi)部產(chǎn)生金屬離子(Fe3+)的梯度分布,誘導梯度化學交聯(lián),引發(fā)水凝膠表面微觀褶皺結構。同時,大量Fe3+集中在褶皺水凝膠表面,增強了水凝膠的導電特性。因此,在圖案化水凝膠受到壓縮外力作用時,水凝膠傳感器表現(xiàn)出更高的電阻變化率。這種類似于人體指紋結構的傳感機制,使得水凝膠傳感器在柔性傳感器領域表現(xiàn)出更大的應用價值。
圖1 電化學誘導的微觀褶皺結構
圖2 微觀褶皺結構形成機理
與已報道的褶皺結構構筑策略不同,電化學誘導的褶皺結構呈現(xiàn)出雙層排列。作者通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水凝膠結構,實驗結果顯示水凝膠上表面位置存在雙層排列的褶皺結構。雙層褶皺結構,在垂直方向上逐層排列,在水平方向呈“尖牙”狀交錯排列(圖3a, b)。
圖3 微觀褶皺結構表征
圖4 微觀褶皺結構對水凝膠電傳感敏感性的影響。
通過電化學策略在均質水凝膠內(nèi)構筑交聯(lián)梯度,使水凝膠表面產(chǎn)生可調(diào)控、穩(wěn)定的微觀褶皺結構,無需預拉伸或多層材料復合。同時電化學誘導的表面褶皺結構實現(xiàn)了水凝膠電傳感性能靈敏度的提升,進一步拓寬了水凝膠在柔性電傳感器件的應用。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materialslett.3c00848
- 武大常春雨、寧波材料所陳濤/魏俊杰《Adv. Mater.》:面向超靈敏自供電離子皮膚的電場誘導雙梯度水凝膠離子二極管 2025-04-03
- 中國海大田維乾/北林許鳳/青大張利鳴 ACS Nano: 強韌納米纖維素/MXene基離子 - 電子雙導水凝膠膜用于穩(wěn)定鋅負極 2025-04-02
- 西南交大魯雄/謝超鳴、蘇大李斌/林俊 Nat. Commun.:多酚介導粘附-潤滑水凝膠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全周期治療 2025-03-27
- 華東師范大學張利東課題組《Adv. Mater.》:電化學功能化水凝膠-高強度、強粘附、自修復及表面圖案化 2021-08-23
- 大連工業(yè)大學王海松教授團隊 AFM:纖維素基水凝膠傳感器新進展 2025-01-20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3D打印摩擦器件團隊《Small》:體溫觸發(fā)的結構化水凝膠傳感器 2025-01-10
- 天工大范杰/張青松、阿肯色大學壽萬 CEJ:超分子相互作用實現(xiàn)抗溶脹的多功能柔性可穿戴水凝膠傳感器-用于水下運動檢測和信息傳輸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