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烴占據塑料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年廢棄量高達2.2億噸。因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自然降解難度大,不當處置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相較于熱解、催化裂解等化學回收手段,氧化裂解能在溫和條件下實現聚烯烴的升級回收。但當前氧化裂解主要生成小分子二元酸等產物,存在碳數分布廣、分離純化難的問題,高值化利用困難。將廢棄聚烯烴裂解為特定鏈長的低聚物,在熱力學上優(yōu)勢更大,并且含氧官能團的多分散低聚物可直接應用,無需繁復提純步驟。
圖1. 聚乙烯的氧化裂解及氧化產物的高值化利用示意圖。
選取功能度、羧基選擇性最高的OPE4與環(huán)氧化順丁橡膠共同構建動態(tài)交聯彈性(DCE)。FT-IR顯示,DCE中存在形成的酯特征峰。此外,經高溫甲苯抽提過的樣品(DCEinsol)仍顯示出隸屬OPE的熔融峰,證明OPE已成功進入交聯網絡。同時,DCE展現出大于80 °C的Tm和接近- 100 °C的Tg,高Tm和低Tg拓寬了該材料的使用場景。
圖3. (a)OPE4、EPB和DCE2的ATR-FTIR譜圖;(b)OPE4、DCE2和DCE2不溶部分(DCE2insol)的DSC曲線;(c)DCE1insol、DCE3insol和DCE4insol的DSC曲線。
圖4. (a)DCE1-DCE4在25 ℃時的典型應力-應變曲線;(b)DCE1~DCE3在10循環(huán)彈性恢復試驗下的恢復比;(c)DCE與其他橡膠基動態(tài)交聯彈性體和POE 8150性能比較。
圖5. (a)DCE1~DCE4的拉伸儲能模量(E′)隨溫度的變化關系;(b)DCE2在30 ℃和150 ℃下的循環(huán)應變恢復曲線;(c)DCE2和DCE2′在150 ℃時的剪切儲能模量(G′)和耗散模量(G′′)隨頻率的變化關系。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4c01869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 Mater. Horiz.:混雜聚烯烴的氧化同質化升級回收 2025-04-02
- 川大王玉忠院士團隊 AFM:可升級回收阻燃泡沫塑料 2024-12-06
- 江蘇海大宇平/中國科大余彬 Small:剛柔并濟構筑高性能含硅咪唑型聚亞胺及其升級回收為強粘合劑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