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百年來,“人造纖維”指的就是衣服和繩子的原材料,到了信息時代,纖維的意義則變成了通信網(wǎng)絡中攜帶數(shù)據(jù)的玻璃細絲。但是,對于麻省理工學院電子研究實驗室副教授尤爾·芬克來說,紡織品或光纖中所使用的這些纖維則過于被動。在過去的十年中,他的實驗室一直致力于開發(fā)具有更先進性能的纖維,以使纖維織物能與其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互動。
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材料》雜志上,芬克及其合作者宣布了一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型功能纖維:一種可檢測并產(chǎn)生聲音的纖維。這種纖維的應用包括:可制成用作麥克風的衣服,能捕捉語音或監(jiān)測身體機能;或是制成一種可測量毛細血管中血液流量或腦部壓力的細微單絲。
新纖維的核心是含不對稱分子的塑料
普通的光學纖維是用“預制品”制成的,預制品是一種可加熱、抽絲并冷卻的大圓柱形單一材料。與之相比,芬克實驗室開發(fā)出的纖維,則是將幾種不同的材料進行精心的幾何學安排,使其得以在加熱和拉伸工藝中能保持完好無損。
新型聲學纖維的核心是一種在麥克風中普遍使用的塑料。這種塑料中的氟含量使研究人員能確保其分子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即氟原子和氫原子各據(jù)一邊,即使在加熱和拉伸過程中亦是如此。這種分子的不對稱使塑料具有了“壓電性”,這意味著一個電場應用其上時,其就會改變形狀。
在傳統(tǒng)的壓電麥克風中,電場由金屬電極產(chǎn)生。但是,在一個纖維麥克風中,拉伸工藝會導致金屬電極失去它們的形狀。因此,研究人員代之以含有石墨的導電塑料。導電塑料在加熱時會產(chǎn)生一種稠密的液體,從而保持比金屬電極更高的黏度。這不僅阻止了材料的混合,更為最關鍵的,它也使纖維具有一個正常的厚度。
纖維被拉伸后,研究人員需要將所有壓電分子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時,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電場(比雷暴中引發(fā)閃電的電場還要強20倍)應用其上。因為纖維中任何地方都非常狹窄,由此就會產(chǎn)生一個可摧毀周圍物質的微小的閃電球。
發(fā)聲纖維用途廣泛
盡管制造過程需要這種微妙的平衡,研究人員還是能夠在實驗室中制作出這種功能纖維。如果將它們連接到一個電源,并施加一個正弦電流(周期非常穩(wěn)定的交流電),這些纖維就會振動。如果使其在音頻頻率上振動,并將其靠近耳朵,就可以聽到其發(fā)出的不同音符或聲音。在《自然·材料》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更為嚴格地測量了纖維的聲學性能。由于水比空氣能更好地傳導聲音,他們將纖維放在標準聲能轉換器對面的一個水箱中,該聲能轉換器可交替發(fā)出纖維能檢測到的聲波,同時也可檢測由纖維發(fā)出的聲波。
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將這些實驗纖維的性能綜合在一根單一纖維中。例如,強烈振動可改變反射光纖的光學特性,從而使纖維織物可進行光學通信。除了可穿戴式麥克風和生物傳感器,該纖維的應用還包括可監(jiān)測海洋中水流量的網(wǎng)以及高分辨率的大面積聲吶成像系統(tǒng),利用這種聲學纖維織成的織物相當于數(shù)百萬個微小的聲學傳感器。研究人員表示,利用同樣的機制,壓電元件反過來也可將電力轉化為運動。
- 中國海大田維乾/北林許鳳/青大張利鳴 ACS Nano: 強韌納米纖維素/MXene基離子 - 電子雙導水凝膠膜用于穩(wěn)定鋅負極 2025-04-02
- 天科大司傳領/朱禮玉/王冠華/徐婷 AM 封面文章: 木質纖維素/液態(tài)金屬復合材料的功能化設計及調控策略 2025-03-31
- 浙大計劍教授、張鵬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鏈纏結增強羊毛角蛋白/白蛋白纖維用于生物可吸收和免疫相容的外科縫線 2025-03-31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yǎng)肉 - 食品行業(yè)的可持續(xù)解決方案 2024-11-12
- 美國東北大學鄭義教授、Marilyn L. Minus教授團隊:易于制造的高透明薄型聚乙烯醇氣凝膠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