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校長緬懷錢偉長: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大學校長
2010-08-0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我的畢業(yè)證上不會再有‘錢偉長’三個字,但您,永遠是我們的校長……”在上海大學哀悼老校長錢偉長的網站上,一名學生這么留言。
1983年,錢偉長來到上海大學的前身上海工業(yè)大學——一所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工科學校擔任校長,1994年,他續(xù)任新的上海大學校長,直至逝世。逝世前,他是我國年齡最大的大學校長,也是擔任校長時間最長的高校校長�!板X校長”,也是錢偉長生前最喜歡的稱呼。
當錢偉長這位杰出的大學校長溘然長逝之際,許多大學校長緬懷錢老,進而深入思考著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大學校長?
大學校長的首要目標
2005年7月,上海大學畢業(yè)典禮,93歲高齡的錢偉長穿著大紅的校長服,顫巍巍地出現了,當時他需要人攙扶走路,口齒也不清晰。但在座的上大學子,卻終生難忘校長的臨別贈言——“我們的校訓是‘自強不息’,我希望加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是什么,是老百姓;憂的是什么,是火箭升不了空,是假冒偽劣產品那么多。孩子們,你們是否能記在心上?”
全場震撼,繼而大家熱淚盈眶。這是錢偉長最后一次出席畢業(yè)典禮。
錢偉長高足、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周哲瑋說,開學、畢業(yè)典禮每年親躬,這是錢偉長校長留給上大校領導的“傳統”。曾有人問年事已高的錢校長:每年參加開學、畢業(yè)典禮,累不累?他回答:“校長就應該親自把自己的學生送走,送到國家的各個崗位上去!”
為國家民族培養(yǎng)人才——這是錢偉長作為大學校長的矢志追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認為,大學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yǎng)人才。大學應以育人為本,崇尚學術,應把人才培養(yǎng)和繁榮學術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
因為耳目一新的演說詞而被學生昵稱為“根叔”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說:“我們是研究型大學,但不是為研究而研究,這個研究的本身也是在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人是我們根本的任務!”
大學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錢偉長提出,大學培養(yǎng)出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yè)知識的人。
復旦大學多年來探尋“通識教育”,校長楊玉良說,推行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個人格完整的人。在通識教育中,我們要告訴他們: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是什么?世界優(yōu)秀文化是什么?怎樣看待自己?怎樣站在全球視野中看待自己的國家?怎樣以歷史的、中國的立場看世界?
錢偉長有句名言:“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yè)”。周哲瑋說,高校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首先就要從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開始,否則培養(yǎng)的人才也是“廢才”“庸才”,甚至可能是“壞才”。
李培根表示:大學本身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也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不久前公布,紀寶成表示“歡欣鼓舞”,他說:當前貫徹《綱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將高校發(fā)展從以外延擴張為主的軌道轉到以內涵提高為主的軌道上來,把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放在核心地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張立群院士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 2022-08-27
- 俞建勇院士任東華大學校長 2019-08-20
- 清華大學教授張希院士任吉林大學校長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