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ISL計劃實施10年來,已成為引領澳大利亞參與國際科研活動、增強澳大利亞與海外研究團體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幫助澳大利亞科學家進入國際科技體系的有效機制。
ISL以資助國際學者互換、支持學術思想交流(ideas exchange)和建立合作關系的獎學金和召開研討會、資助與海外科學家合作的競爭性資金、以及幫助澳大利亞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裝置的活動等各種形式,支持了澳大利亞科學家融入國際科學體系和參與國際科學活動。該計劃實施以來平均每年投資1000萬澳元。
ISL計劃的核心是支持澳大利亞的戰(zhàn)略優(yōu)先領域和支持強強聯(lián)合的國際合作研究。這一合作有利于減少和消除在國家關系中和雙邊貿易中的壁壘,促進澳大利亞創(chuàng)新動力的提升。
2009-2010年度,澳大利亞政府在科學和創(chuàng)新方面的投資是80億澳元,全社會的研發(fā)投入是240億澳元。評估報告指出,澳大利亞通過國際合作以及與境外作者共同發(fā)表的論文顯示,科研的影響和作用顯著提高(markedly higher);就個體研究人員發(fā)表論文的引用率而言,是其它國家所不能比擬的。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科學活動能夠借鑒海外的經(jīng)驗和設施,提高國家在科學與創(chuàng)新投入的效率。澳大利亞占全球3%的科技產(chǎn)出與其人口總量相比,顯示出通過類似于ISL計劃的方式能夠促使澳大利亞站在國際舞臺上參與競爭于合作。
該計劃有力地推動了澳大利亞與中國、印度、美國、歐盟等國家的科技合作。所得出的報告有來自澳大利亞駐北京、首爾、柏林等地的外交使團的積極的意見。
通過包括經(jīng)濟分析在內的各種指標,評估報告對ISL計劃的戰(zhàn)略政策定位(Strategic Policy Alignment)、適宜性(Apprepriateness)、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集成性(Integration)、績效評價(Perfor mance Assessment)等進行了綜合評價。
該評估報告的方法和結論對我們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管理和評估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 教育部:關于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的通知 2011-07-11
- 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過程管理通過ISO9000認證 2010-03-26
- 科技部公布《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申報須知》 2009-07-08
- 英國發(fā)布大學研究評估報告 2014-12-22
- 科技部發(fā)布6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報告 2013-12-05
- 科技部發(fā)布2013材料與工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報告 2013-12-02
- 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張猛研究員/澳大利亞南昆大宋平安教授《Adv. Sci.》: 本質阻燃可回收的高強高韌聚氨酯彈性體 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