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不做科研行不行
2012-02-27 來源:人民日報
在科學網(wǎng)主辦的“2011年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中,湖南大學新任校長趙躍宇,與王曉東、朱清時、饒毅、屠呦呦等9位科學家一起當選。他高票當選的理由,是其上任校長后不久正式宣布“兩不”承諾:在任期內(nèi)不申報新科研課題、不新帶研究生。
在當前絕大多數(shù)校長管理、科研一肩挑的大背景下,趙躍宇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兩不”承諾,其精神值得嘉許,其做法值得推廣。
大學校長不搞科研,是集中精力做好行政事務、帶領學校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一所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行政事務繁雜,校長的責任之重、需要付出的精力之多,可以想見。正如此前擔任副校長的趙躍宇所言:組織上把在校生近4萬人、在職教職工近5000人的這么大的一所高校交給我,責任非常重大,工作千頭萬緒,全身心撲上去都還不夠用,又做課題又帶學生,精力無論如何也顧不過來。
正是鑒于大學校長難以管理、學術一肩挑,國際知名大學大都實行校長職業(yè)化的通行做法,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舉世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的校長,任期內(nèi)只專心于管理職責,不再搞科研、帶學生;而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對校長的評價,也主要看他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而不是看他本人在任期間發(fā)了多少論文、做了多少課題,或者帶了多少學生。
其實,各界對“大學校長不做科研”如此贊許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借此厘清行政學術混雜、消除學術腐敗。長期以來,在官本位的影響下,行政權力影響甚至綁架科研的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fā)生;在申請課題、爭取經(jīng)費和科技評獎中,擁有行政權力的人競爭優(yōu)勢十分明顯,常常是要風有風、要雨得雨。雖然校長行政事務繁忙、顧不上做科研、對學術成果貢獻無幾,但考慮到其“關系廣、資源多”,能在申請經(jīng)費、成果評估和評獎中近水樓臺,加上礙于情面,課題組加掛校長的名字甚至將其列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已成為學術界公開的秘密。這不僅導致學術腐敗愈演愈烈,也使得查出學術腐敗難上加難。因此,校長不搞科研無疑有利于從源頭上消除腐敗、有助于從根本上消解學術界的官本位思想。
在校長還未職業(yè)化的當下,大學校長敢于宣布“兩不”承諾,尤其難能可貴。當官與學術不可兼顧、難以兼得,那些一肩挑的校長并非不明白這個道理,說到底恐怕還是私心在作怪:在科技經(jīng)費逐年提高的情況下,當官、科研一肩挑不但可以名利雙收,還減少了“人走茶涼”的尷尬、免去了卸任后重操舊業(yè)的艱難。在高校多年的趙躍宇不會不知道其中奧秘,但為了服務全校的學生、為了全校的老師能夠更好地做課題,他敢于主動“自廢武功”,其心可鑒、其意可嘉。
從中青報對趙躍宇“兩不”承諾事件所做的調(diào)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公眾對“大學校長不搞科研”的贊許與支持:74.3%的人支持他的做法;71.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行政領導兼做科研弊大于利,包括70.4%的人擔心會加劇大學官僚氣息、影響學術自由……
萬事開頭難,趙躍宇的“兩不”承諾無疑開了一個好頭。在期盼教育主管部門能及早推行校長職業(yè)化,為大學校長不搞科研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時,也期待更多有良知、有擔當?shù)男iL、院長、部長,勇于見賢思齊,向當官、學術一肩挑的陳規(guī)說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張立群院士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 2022-08-27
- 俞建勇院士任東華大學校長 2019-08-20
- 清華大學教授張希院士任吉林大學校長 2018-12-13
- 北大雷霆教授課題組誠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 生物醫(yī)學工程、生物電子 2025-02-10
- 復旦大學李劍鋒團隊:首個理論模擬科研全流程自動化AI智能體 2025-01-25
- 天津大學史志遠教授團隊招聘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學、微凝膠/微囊泡/脂質(zhì)體、酶包裹遞送載體、微流控 2024-12-17
- 湖南大學校長趙躍宇:博士生直接留校弊大于利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