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不”承諾看大學校長的主要職責
2012-08-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最近,北京外國語大學新任校長韓震,在任職大會上向全校師生員工承諾:“在擔任校長期間,不再作自己的專業(yè)學術研究,不再申請自己原有學科專業(yè)的研究課題,不再謀求與教學有關的個人榮譽!贝搜砸怀,震驚教育界。而就在此前不久,北師大校長董奇也提出過“四不”承諾:在擔任校長期間“不申報新科研課題,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報任何教學科研獎,個人不申報院士”。
兩位新校長的承諾內容何等相似,真乃英雄所見略同。這樣的言辭也揭示了高校某些“專家型領導”工作不到位的弊端,切中了某些校領導以權謀私的痛處,擺正了大學校長在學校里的位置和主要職責。
我們可以以董奇校長的“四不”承諾為例,作一簡單分析。
關于“不申報原專業(yè)新科研課題”。高校校長一般都有較深的學術造詣,但有些人擔任校長后仍舍不得丟掉專業(yè),還要與其他教授爭科研項目。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校長完全依靠別人做科研,最后把勞動成果占為己有。借申報課題之名,用科研經(jīng)費裝備好本專業(yè)實驗室,為退位后繼續(xù)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者也不在少數(shù)。
在筆者看來,大學校長在任職期間不申報和承擔科研課題有三個好處:一是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不陷入非行政的學術事務和專業(yè)活動中去;二是有利于調動其他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三是有利于改變學術事務行政化,即科研項目應由教授牽頭和主持,校長不宜用行政手段組織科研課題。
關于“不招新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階段,這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提出很高要求。研究生除了要完成必修課程外,主要采取單個式的培養(yǎng)。這突出了導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大學校長本身工作十分繁重,根本不可能有充分時間和精力培養(yǎng)研究生。這就導致其無法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影響了研究生質量的提高,乃誤人子弟。校長不招收研究生的好處是,一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全校的管理工作;二有利于中青年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成長,不用再與其他教授爭博導名額;三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讓有能力、有水平、有科研課題的教授擔任導師。
關于“不再謀求與教學有關的個人榮譽”。此舉的實質是校長不與教師爭名利。有些大學校長經(jīng)常以自己的名義參加各種評獎活動、評選活動,與其他教師干部爭榮譽、爭名利。如果有的教學、科研成果確實是校長參與并作出貢獻的當然可以申報,但有些教學科研成果明明是其他人帶頭并承擔的,也得掛上校長的名字。這嚴重挫傷了在一線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的積極性。
校長不申報任何科研獎,也有三個好處:一是不必去承擔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以便集中精力做好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二是不會占據(jù)別人教學、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校長的威信,改善與廣大教師的關系,調動廣大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三是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開展教學科研成果評獎活動,把真正有水平、有質量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評選出來,真正起到對優(yōu)秀教師和科研人員的激勵作用。
關于“個人不申報院士”。兩院院士是中國最高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的象征。評選程序十分嚴格、規(guī)范。有些校長為了當上院士,把大量時間花在搞科研、搞業(yè)務上,對當校長不用心、不投入。結果是院士升不上,校長沒當好。校長不申報院士的好處是:一是有利于一心當好校長,做好學校管理工作,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二是有利于黨風、政風建設,不要為了當院士而去拉關系、通路子、玩弄潛規(guī)則;三是有利于丟掉包袱,輕裝前進,既利于工作,又利于身心健康。
這樣看來,韓校長、董校長語出驚人的“三不”和“四不”承諾,是針對當今大學校長中客觀存在的時弊提出來的,為高校校長樹立了榜樣。筆者認為,目前,高校主要領導多數(shù)是從專業(yè)教師崗位上轉過來的,這種模式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他們熟悉教學、科研,對開展工作有利;弊端是他們又牽掛著教師職稱和將來出路,不利于安心管理工作。
因此,對于校長等領導工作,有必要制定類似“三不”“四不”承諾的規(guī)定。從長遠來說,高校也應建設一支專職管理隊伍、職業(yè)管理專家,可以從青年教師中選拔。通過實踐、培訓、輪崗,造就成職業(yè)管理干部隊伍,包括從中培養(yǎng)和選拔高校主要領導人員。職稱聘評按管理系列實施,可以搞職員制。一級職員相當于一級教授,讓他們安下心來一心一意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然而,我們贊揚新校長們的承諾,并非要求所有高校如法炮制,要因校而異、因人而異。如“不申報新科研課題”,不能一概而論,如某校長是別人不可替代的學科帶頭人、資深專家,仍可牽頭申報課題,抽空指導課題組工作。而且校長也應加強與工作相關的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決策的科學性。(作者楊德廣 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張立群院士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 2022-08-27
- 俞建勇院士任東華大學校長 2019-08-20
- 清華大學教授張希院士任吉林大學校長 2018-12-13
- 中美大學校長論壇舉行 探討“大學的職責與策略” 2011-06-23
- 郝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應作為大學重要職責 2010-05-05
- 校慶背后:大學要對永恒作出承諾 2011-12-29
- 中科院新當選院士公開簽署承諾書 學部史上首次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