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民進廣東省委提交的大會發(fā)言材料中指出,部分高校負債運行,高校負債主因是政府下達的任務擴招,并提出建議,由政府償還高校合理的負債部分,對于高校已經償還的本息部分,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應給予返還,而從長遠計,應成立教育銀行。
有高校因缺錢校區(qū)建一半停工
這份作為大會發(fā)言材料的提案指出,2007年底全省高校的債務為274.2億元(包括大學城建設)。2007年政府一次性安排清償經批準的貼息的高校教學設施及設備貸款149.2億元,全省高校債務余額下降到125億元。2008年以來,由于擴招和評估的需要,廣東省部分高校新增了貸款,截至2012年,廣東50所省直公辦高校貸款為98.69億元,每年需向銀行支付利息7億元。截至2011年6月,很多省屬高校都各有3億到5億元不等的欠債。
據了解,廣商在擴建中由于辦學經費來源渠道主要是財政撥款和學費,目前學校院校本部北區(qū)建設只完成了一部分。
提案撰寫人之一、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授陳漸也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他說,學校在花都區(qū)擴建了380畝的新校區(qū),同時擴建老校區(qū)的宿舍和教學樓,但由于經費困難,幾乎再拿不出錢投入到基礎建設上來。一些基礎建設僅停留在圖紙上,甚至未來的新生宿舍還沒有著落,剛建好的教學樓中相應的配套設施和教學設備都嚴重匱乏。
欠債都是擴招惹的禍?
陳漸表示,學校都有省里下達的擴招指標。全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從1999年的22萬多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152.7萬人。10多年來,省屬院校的招生人數(shù)及在校生人數(shù)都比擴招前的1998年凈增加了近6倍。
每增加一個學生,就必須增加床位、實驗室場地、座位和相應的配套實驗儀器設備等;學校凈增加7名在校生,就必須增加一個宿舍的房子和相應的上述各類設備。每增加30個在校生,還必須增加一個班的教室和各類設施。如果人數(shù)增加到一定規(guī)模,則必須新建大樓、食堂、道路、運動場等基礎建設的教學設施。
“但省屬高校的經費來源極為有限!碧岚钢赋觯嗄陙,各高;A建設經費來源少,申請困難。
撥款基本被“211”大學拿走
據了解,全省高等院校生均撥款平均數(shù)由生均綜合定額加專項資金聯(lián)合構成,按照2012年底前實現(xiàn)全省高等院校生均撥款平均數(shù)1.2萬元(除去深圳)的目標,對照今年省屬高校的生均綜合定額標準7600元,余下生均撥款的4400元即為專項資金撥款。
提案表示,專項資金撥款一般由省教育廳組織評審分配,一些學術水平高,具有傳統(tǒng)學科優(yōu)勢的學校會明顯占優(yōu),也就是說經費大部分被在廣東省的部、委屬院校,即“211”大學拿走。相反,非重點院校的省屬高校成了“第二、第三世界”,由于人才不足,重點科研項目不多,拿不到錢,使得“窮者更窮”、“富者更富”。
“高校專項資金分配,應是雪中送炭,而不應為幾個重點學校的錦上添花”,提案指出。
- 高校畢業(yè)生欠貸不還“學霸”變“老賴”現(xiàn)象嚴重 2014-08-28
-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績效評價操作指南》發(fā)布會暨世界銀行機構發(fā)展贈款項目結題會召開 2010-06-22
- 百所高校建無線校園網 學生可貸款購筆記本 2005-06-10
- 教育部:高校負債2400億 國家應為其負責 200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