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國際高分子科學前沿與學科交叉的發(fā)展態(tài)勢,圍繞“十二五”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緊密結合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復雜體系、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高分子和生物醫(yī)用高分子、光電功能高分子等高分子前沿研究方向,從營造活躍學術氛圍,加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不斷提升實驗室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為青年骨干成長和優(yōu)秀研究生的培養(yǎng)提供學習和交流平臺出發(fā),推出了211系列學術活動,即兩個高分子系列報告(旨在加強核心研究員自身對研究方向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把握為宗旨的“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學者間學術交流為宗旨的“高分子科學講座”)、一個以加強對實驗室青年骨干培養(yǎng)為宗旨的“青年骨干學術報告會”和一個以加強與國內其它優(yōu)勢研究單位、重點實驗室和產業(yè)界的交流合作的學術報告會。
“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會”每2個月舉辦一次,由實驗室核心研究員主講,目前已成功舉辦23次。3月22日,該報告會第二十三講舉行,由王鵬研究員主講“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是基于仿生原理的光電轉換器件,具有成本低和器件制備簡單的優(yōu)點。籍助先進材料的發(fā)展獲得其功率效率和穩(wěn)定性大幅度提升對未來可持續(xù)低碳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顯而易見的意義。得益于近年來在有機給受體光敏染料和空穴輸運材料的研究,目前小尺寸展示型器件的效率已經突破13%,打破了長期以來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效率提高舉步為艱的態(tài)勢。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器件所用的材料有別于傳統(tǒng)類別,其效率提高也受益于領域內幾個關鍵研究小組近年來在復雜界面基本物理問題的認知。這里我僅列舉一些我們小組在基于界面物理化學的材料設計方面做的一些工作,解析器件熱力學和動力學的內在關聯(lián),闡明器件操作條件下,復雜體系界面微尺度認知在今后研究中的迫切性。
在報告中,王鵬研究員簡要介紹了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重點回顧了利用這一技術在研究進展和研究應用。最后,王鵬研究員根據當前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狀況,總結了該領域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此次報告受到了廣泛關注。各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普遍反映,該報告不僅對從事該學科領域研究的人員具有啟發(fā)意義,也是一次面向大眾的科普講座。
- 緬因大學張雪峰課題組誠招博士生 - 木材/紙漿、材料科學、高分子科學、化學/化工、機械工程 2024-10-31
- 凱斯西儲大學Manas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后 -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工方向 2024-03-13
- 南密西西比大學馬博然課題組誠招全獎博士生、博士后 - 高分子、材料、物理、機械工程、化工等 2022-11-19
- 美國哈佛大學David A. Weitz教授被授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并作分子科學論壇報告 2015-08-28
- 美國西北大學Sir Fraser Stoddart教授訪問化學所并作分子前沿報告 2015-08-03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第二十四講開講 2013-04-03
- 中科院化學所陳傳峰研究員團隊《Nat. Commun.》:非手性發(fā)光分子溶液體系高不對稱因子圓偏振發(fā)光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