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清華大學“納米材料科學的跨學科發(fā)展”博士生學術論壇專題論壇在文科館大同廳和新水利館舉行。論壇由主論壇和兩個分論壇組成,主論壇包括2場專家特邀報告和1場學生特邀報告,分論壇包括3場教師特邀報告和12場學生口頭報告,涵蓋了清華納米材料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納米材料領域當前的關鍵問題。
此次論壇主題旨在鼓勵各院系打破院系屏障,探討納米材料領域的發(fā)展方向以及納米材料在不同學科中的交叉研究,積極尋求合作機會,共同提高學術水平。
在特邀報告中,化工系魏飛教授以“完美結構超長碳納米管的制備及其獨特性質”為題介紹了碳納米在國內外的發(fā)展、制備及特點,并對未來20年的應用前景作了詳細的展望。他同時勉勵師生做研究,特別是跨學科的研究一定要選準方向,并要注意該學科的基礎如何,能不能用到特殊場合等。隨后,化學系石高全教授以“Sys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ly Converted Graphene”為題重點講述了石墨烯,并重點介紹了自己課題組實現的世界上首次對石墨烯進行三維組裝而制作成的水凝膠。
本年度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張如范作為學生特邀代表分享了他的研究經歷。他從自身經歷講述了跨學科研究過程,分享了在不同學科彼此交叉、相互滲透的情況下,開展多學科聯合研究的方法和感悟。他同時呼吁同學要善于借鑒、運用其他學科進行研究,突破科學人員單一學科研究的傳統觀念,促進學術交流、學科整合。
三場精彩的報告吸引了來自不同院系的一百多名老師和同學參加,現場座位一加再加,不少同學站著聽完了全部報告。
師生同臺對話環(huán)節(jié),不同院系和專業(yè)的同學與活動嘉賓就碳納米的最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談到怎樣保持碳納米管持續(xù)生長這一世界難題時,魏飛用“控制失活概率最低和控制反應溫度均勻”的鏗鏘回答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強烈自信。而在問及碳納米和石墨烯兩種不同的材料的可比性和優(yōu)劣性,石高全的回答是充滿了哲理:做研究要看誰最領先,思想要像夢想一樣飛翔,一定要堅持。臺下同學的提問也同樣踴躍,來自生命學院的同學提出自己的設想,如碳納米管剪開后制成石墨烯,石墨烯卷曲后制成碳納米管;來自汽車系的同學提出碳納米管與工程結合制作防撞欄等等問題都得到臺上老師的肯定。老師和同學精彩的問答不時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現場熱烈的討論和笑聲一直不斷,師生們在輕松的氛圍里享受了一場豐盛的學術饕餮。
下午,石墨烯分論壇和碳納米管分論壇在新水利館進行。材料學院韋進全老師和化工系張強老師受邀為碳納米管分論壇作特邀報告,材料學院呂瑞濤老師受邀為石墨烯分論壇作特邀報告。來自5個院系的12名同學也分別進行了自己的學術報告。在分論壇報告的過程中,來自不同院系的同學就分論壇的主題展開了激烈的思維碰撞和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不同的學科背景使論壇中有更多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促進了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老師也在分論壇討論的過程中為同學的思維做出引導,使整個論壇中的交流氛圍濃厚。
本次專題論壇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工作委員會主辦,化學系、化工系、材料學院、航院、精儀系研究生分會聯合承辦。為促進學科之間交叉,開拓視野,打破院系屏障,建立跨學科平臺,本次論壇在內容和方式上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
全程參與本次論壇活動的師生們都紛紛表示,在這場精彩的跨學科碰撞和交流中有所收獲,來自化工系的張強老師表示,清華的碳納米材料科研究在世界上處于前沿水平,這樣的跨學科研究有助于同學們拓寬視野。來自材料學院的羅宋平同學表示,這次專題論壇放飛了思維,并希望能夠與專題論壇中的同學建立聯系,得到進一步的交流。來自化工系的田桂麗表示,此次跨學科專題論壇的學術活動有利于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融合和思想碰撞,從而產生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
- 國科大楊晗課題組誠聘博士后、副研究員 - 化學、高分子、纖維素、納米材料 2025-02-21
- 西工大李鵬教授/王騰蛟副教授 AFM:硒化氫氣體遞送抗菌高分子納米材料 2025-01-03
- 西工大劉維民院士團隊 ACS Nano:基于液態(tài)金屬納米材料增強的離子型超分子油凝膠潤滑材料 2024-11-30
- 清華大學楊睿教授團隊 JCP:高效準確預測PBAT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使用壽命 2025-03-19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
- 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吳瓊副教授 Adv. Sci.: 以聚羥基脂肪酸酯為例探究細胞體積大小對工業(yè)生產的影響 2025-02-22
- 2019年全國化學工程前沿博士生學術論壇將于11月3-6日在浙江衢州舉行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