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組裝光子晶體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 |
|
|
資料類型: |
PDF文件
|
關鍵詞: |
光子晶體 白組裝 非標記 反蛋白石 |
資料大?。?/td>
| 195K |
所屬學科: |
分子表征 |
來源: |
第十三屆全國應用化學會議論文集(2013.8.23~26,長春) |
簡介: |
光子晶體由于其優(yōu)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廣闊的應用前景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由單分散膠體納米粒子通過白組裝所形成的光功能材料具有三維周期性有序結構,從而產生光子帶隙,調控光在其中的傳播。波長位于光子帶隙中的光的傳播將會受到這種光功能材料的影響并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抑制。當光子帶隙位于可見光范圍內時,能夠觀察到其所對應的明亮的結構色。這種由有序結構所產生的結構色使得光子晶體成為了構建新型光學器件及傳感器的理想結構單元。在過去的幾年里,本課題組在高質量光子晶體材料的制備及其在生物醫(yī)學領域的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光子帶隙的位置及所產生的結構色能夠通過改變品格常數或是材料的平均折射率方便地進行調控這一特性,我們研制了可用于腫瘤標志物非標記分析檢測,由抗體修飾的具有反蛋白石結構的膠體晶體微球材料,充分利用了微球與特定分析物結合時反射光譜會發(fā)生移動這一特性。為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我們以具有分子印跡的水凝膠作為微球的支架材料。制備所得的印跡膠體晶體微球能夠用于蛋白的非標記檢測,其原理同樣基于蛋白與微球作用時使得平均折射率和粒子間距發(fā)生改變。最近我們還研制出了了一種基于丙烯酰胺單體和ssDNA交聯劑聚合,并以其作為支架材料的新型生物響應性反蛋白石結構的膠體晶體材料。在這種材料應用于檢測的過程中,我們認為DNA適體及DNA交聯劑之間的特異性雜交是導致材料的衍射發(fā)生移動的主要原因。當反蛋白石材料與目標待測溶液反應時,適體與目標檢測物之間的結合反應使得適體的構型發(fā)生改變,從而引起衍射的改變。我們相信,諸如單鏈DNA或RNA分子等其他種類能夠與多種特定分子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核酸適體同樣也能夠用來作為這類智能材料與器件的識別單元。 |
|
作者: |
顧忠澤
|
上傳時間: |
2013-09-29 16:07:06 |
下載次數: |
1 |
消耗積分: |
2
|
立即下載: |
|
|
友情提示:下載后對該資源進行評論,即可獎勵2分。 |
|
報告錯誤: |
1.下載無效
2. 資料明顯無價值
3. 資料重復存在 |
|
|
|
你還沒有登錄,無法發(fā)表評論,請首先 |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資源由網友推薦,來自互聯網,版權屬于原版權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權利,敬請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撤除。本站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觀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