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科學家研發(fā)出可3D打印的智能抗菌材料
2016-09-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智能繃帶中含有銀納米顆粒(AgNPs),這些顆粒被包裹在一層碳里,位于一層磷酸鹽緩沖鹽溶液(PBS)下方。使用者只需按壓繃帶,就會導致層層互動,釋放出抗菌的銀顆粒。
日前,南昌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小磊及其同事開發(fā)出了一種特殊的抗菌材料,這種材料主要是一種被封閉在碳膜中的銀納米顆粒,可以作為可切換膠囊來使用。據(jù)了解,這種超分子膠囊可以調(diào)節(jié)抗菌銀顆粒的活性,因此它具有三個不同的可切換模式——包裝、開啟和關閉。除此之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材料還能夠被3D打印成各種形狀,用于廣泛的用途,比如培養(yǎng)瓶里的智能瓶蓋等。
使用該種材料3D打印的培養(yǎng)瓶智能抗菌瓶蓋
王小磊教授說,他們是在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中觀察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從而獲得了這一成果。在顯微圖像中,這些膠囊似乎就像日常包裝水果的保鮮膜。為了驗證這些膠囊的特點,王小磊教授的研究小組將它們與膏藥結(jié)合在一起。最終獲得的智能繃帶包括兩層:頂層含有滅菌的磷酸鹽緩沖鹽水,底層則包含了該抗菌膠囊。使用者只需簡單地按壓就會引起層間的相互作用,釋放出活性銀粒子,繃帶的顏色也從白色變?yōu)槌壬@示繃帶處于開啟狀態(tài)。而如果這些銀顆粒聚集在一起則其抗菌作用關閉。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陜科大王學川/黨旭崗 Polym. Rev.: 淀粉基抗菌材料的制造和應用進展 2025-03-06
- 陜科大王學川/黨旭崗、四川大學王彩虹 CEJ:可溶性纖維素基抗菌材料可持續(xù)簡易合成新策略 2023-06-05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Int. J. Biol. Macromol.》:新型淀粉基綠色抗菌材料制備新策略 2023-05-29
- UTS付強團隊 Mater. Horiz.: 精準結(jié)構設計、低聚合物含量DLP 3D打印水凝膠助力太陽能界面水蒸發(fā)與可持續(xù)水處理 2025-03-26
- 同濟大學楊建明/杜艾/周斌 AFM:流變匹配策略實現(xiàn)超低儲能模量墨水3D打印無添加氣凝膠 2025-03-25
- 北京師范大學鄒應全教授團隊 CEJ:基于近紅外光聚合的立體光刻3D打印技術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