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進功能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以“Bortezomib Dendrimer Prodrug-Based Nanoparticle System.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為題在線刊登了一種新型智能抗腫瘤納米藥物制劑研究成果:復旦大學藥學院陸偉躍教授團隊與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王浩研究員聯(lián)合研制了一種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型控制藥物釋放的硼替佐咪納米藥物制劑,該納米藥物制劑在解決硼替佐咪體內穩(wěn)定性差和毒副作用大問題的同時,突破了硼替佐咪無法用于實體瘤治療的瓶頸。
硼替佐咪,作為第一代蛋白酶體抑制劑,臨床僅限用于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治療,如多發(fā)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體外實驗證實硼替佐咪對多種實體瘤表現(xiàn)良好的殺傷作用,但無法用于實體瘤的體內治療,根源在于其體內穩(wěn)定性差和毒副作用大。硼替佐咪具有硼酸類化合物的化學共性,其結構中的硼酸基團易于與多羥基類化合物發(fā)生螯合。目前硼替佐咪的市售制劑是硼替佐咪三聚體和甘露醇的螯合物,但其極易被血漿蛋白中的活性基團所置換,降低或喪失抗腫瘤活性,并產(chǎn)生毒副作用。
針對硼替佐咪制劑存在問題,陸偉躍教授團隊與王浩研究員通力合作,設計了一條以聚乙二醇為親水鏈、修飾多個多巴胺分子超支化聚酯為親脂鏈的高分子載體,并將其與硼替佐咪在非水介質中混合形成硼酯類硼替佐米前藥。在血液循環(huán)中,該前藥中硼替佐咪的硼酸基團受到保護而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降低毒性,但確能在實體瘤組織的微酸環(huán)境中和腫瘤細胞內的酸性環(huán)境中釋放硼替佐咪原藥。該硼替佐米前藥再與PEG-PLGA和RGD-PEG-DSPE混合制備成的硼替佐米納米藥物制劑,可借助靶向分子RGD識別實體瘤組織并跨越血-腫瘤屏障將藥物遞送到腫瘤組織和腫瘤細胞內,以實現(xiàn)對實體瘤的精準打擊。
腫瘤微環(huán)境相應型硼替佐米納米藥物制劑的示意圖與實體瘤治療效果
研究結果證實,皮下移植瘤動物模型給予上述腫瘤微環(huán)境相應型硼替佐米納米藥物制劑后,在降低了硼替佐咪毒副作用的同時,皮下實體腫瘤生長得到了很好抑制。提示該研究成果有望拓展硼替佐咪臨床應用的抗腫瘤譜,應用前景好。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807941
- 大連理工大學王忠剛教授課題組在抗腫瘤納米藥物高分子載體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2019-11-22
- 華東師范大學程義云教授在含氟高分子載體最新研究進展 2018-04-18
- 中科院應化所三高分子項目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3-01-25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xù)流生產(chǎn) 2025-02-12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
- 南方醫(yī)大沈折玉教授 Biomaterials: 中空介孔三氧化二鐵納米藥物介導的瘤內Fe3+/2+循環(huán)催化用于大腫瘤鐵死亡治療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