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諱言,基因對于地球生命而言有根本的意義,但生命的有些奧秘比遺傳密碼埋藏得更深。在生物形態(tài)發(fā)生和行為的過程中,基因的作用被夸大了。我想說明,恐怕基因不是最基本的定律,注意我用的是“定律”,而定律通過基因發(fā)揮作用。定律在英語里是Law,具有法的地位。然而,在當前的生命科學里沒有定律,因此把Central Dogma譯為“中心法則”并不恰當,因為它不具備法則的全部特征,它只是一種信條。
作為一名高分子科學家,只是最近一年多來想在生命科學的某些領域作些研究。因此,作為外行來談生命科學問題總有點心虛、有點惴惴不安。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薛定諤在1944年寫了一本書名為《什么是生命》的小冊子,闡述了作者作為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對當時的生命科學的看法并作了許多精到和準確的預言。他在該書序言中的話可以用來給我壯膽。他認為:人們普遍認為,科學家只是對某一學科具有廣博而深邃的第一手知識,而不該就自己不精通的論題發(fā)表意見!墙100多年來知識在深度和廣度的擴展使我們陷入一種奇異的兩難境地!俏覀冎杏腥烁矣谥挚偨Y那些知識和理論,即使其中有些知識是第二手的或者不完備的,而且敢于冒被看成蠢人的風險,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其他擺脫這種兩難境地的其它方法。我想,從薛定諤時代至今又過了60年,科學家的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容忍和開放。我今天講的觀點有不少可能是錯誤的,好在歌德說過:“真理與謬誤出自同一來源,這是奇怪的但又確實。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應該粗暴地對待謬誤,因為在這樣做的同時,我們就是在粗暴地對待真理。”再說,生命科學的問題實在太復雜,許多問題生命科學家也不清楚,作為外行也就可斗膽地發(fā)表一些看法,哪怕談的都是謬誤。
基因的作用被夸大了
我對于生命科學的興趣始于媒體和一些高級的科普刊物的宣傳。我們可以看到,在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前和執(zhí)行期間,基因的作用被一些生物學家使勁地夸大。從一些大眾媒體上大家可以得到一種印象,似乎一個人的犯罪、成才、個性和長相等等都是基因決定的,甚至連哪里長一顆痣也是基因直接在起作用,……總之,我們都受到了嚴重的誤導,似乎生命體的一切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似乎人類對基因的問題搞清楚了,那么生命科學的問題就都解決了一樣。如果基因確實決定了那么多的東西,那么或許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大半的研究領域都可歸入遺傳學,或者說這些學科只不過是遺傳學的一些分支或延伸而已。就一個個體而言,如果我的一生的一切早已被我體內的“上帝”——我的DNA所設計好了,那該有多乏味!事實上,一些負責任的生物學家也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之后,它所帶來的問題似乎比所解決的問題更多。當然,我在這里一點不想去貶低基因的核心重要性,而只是想提出一些問題,諸如:所有生命過程都是由基因直接決定的嗎?基因的重要性是否已經被強調過頭?換個角度來提問就是,基因后的生物學是怎樣的一種形式,數(shù)學和物理在生命科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非常大膽而謹慎地回答。1944年時薛定諤的《什么是生命》一書出版時,分子生物學尚未出現(xiàn),但他作為物理學家卻走在了生物學家的前面。他運用十分基本的數(shù)學和物理知識對生命科學的發(fā)展做了精到的預料,至今讀來仍深受啟發(fā)。繼承他的大膽探索精神來考察基因時代的生命科學也將是十分有意義的。
- 復旦大學教授楊玉良院士:古籍保護須解“卡腦子”問題 2019-10-24
- 楊玉良院士、史安昌教授、王振綱教授做客中科院應化所“應用化學系列講座” 2016-05-03
- 楊玉良卸任復旦校長投身古籍保護 系高分子化學物理博士 2014-11-07
- 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楊江教授 JCR:可吸入式pH響應型電荷反轉聚合物-siRNA復合物用于ALK融合陽性肺癌靶向基因治療 2025-03-31
- 川大張興棟院士團隊王啟光/樊渝江:自潤滑雜化外泌體微凝膠通過體內靶向Foxo3基因編輯調控軟骨細胞線粒體自噬以緩解骨關節(jié)炎進展 2025-01-24
- 天工大高輝教授團隊 AHM:提升結直腸癌的抗血管生成基因療法重塑炎癥和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huán)境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