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納米材料產(chǎn)生過量活性氧(ROS)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具有催化活性的納米材料可以催化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特定分子產(chǎn)生ROS,導致腫瘤細胞氧化損傷和死亡。而光動力學治療(PDT)通過光激發(fā)光敏劑生成ROS導致細胞死亡。然而,在嚴格的腫瘤微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納米材料產(chǎn)生ROS的效率,并徹底破壞腫瘤細胞的抗氧化系統(tǒng)仍是一大挑戰(zhàn)。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作為一類新興的周期性有機多孔聚合物,以其獨特的物理化學和結構特性在氣體分離、能量存儲、傳感、催化、藥物遞送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研究進展。
近日,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李琳琳研究員課題組,設計了一維(1D) π-π共軛鐵卟啉-碳納米管(COF-CNT)共價有機框架,通過納米催化和光動力治療同時促進ROS的生成提高抗腫瘤效果。發(fā)現(xiàn)具有擴展π-π共軛結構的COF-CNT的類過氧化物酶(POD)催化活性比沒有π-π共軛結構的TAPP-Fe-CNT 提高了6.8倍,這歸因于π-π共軛結構和原子級分散的催化活性中心周圍的全電子離域作用。這項工作為設計納米材料用于促進活性氧產(chǎn)生和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圖一. COF-CNT的制備及表征。
通過5,10,15,20-四(4-氨基苯基)-21H,23H-鐵卟啉(TAPP-Fe)和2,5-二羥基對苯二甲醛(DHPA)之間的Schiff Base(-C=N-)縮合反應,在多壁碳納米管上合成了COF(COF-CNT)(圖一)。合成的COF-CNT具有擴展的π-π共軛結構和π-電子離域的最大化。
圖二. COF-CNT的催化性能及光熱性能測試。
類POD活性通過3,3'',5,5''-四甲基聯(lián)苯胺(TMB)在H2O2下催化生成的·OH顯色反應檢測。相比之下,在弱酸性TME(pH=6.5)下,COF-CNT的催化活性比沒有π-π共軛的材料高6.8倍(圖二)。同時,通過檢測以100 μM H2O2為底物的催化反應后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揭示了COF-CNT的類CAT活性。pH為6.5時,溶解氧在120秒內(nèi)達到12.14 mg L-1。最后研究了COF-CNT的光動力和光熱性能。在808 nm激光(1 W cm-2)照射下,COF-CNT(60 μg mL-1)在10分鐘內(nèi)溫度升高達45℃,光熱轉化效率達43.7%。以在單線態(tài)氧(1O2)下可分解的1,3-二苯基異苯并呋喃(DPBF)為指示劑,揭示了光動力學過程。在808 nm激光(1 W cm-2)照射2 min后,COF-CNT分解了80%的DPBF。
圖三. 催化和電子轉移機理。
從以上結果來看,COF-CNT在TME條件下可以高效催化兩種不同的反應。以TAPP-Fe-CNT為對照,他們使用DFT計算分析了COF結構提高催化和PDT效率的原因(圖三)。計算發(fā)現(xiàn):1)一維管狀COF結構擴展了π-電子離域,促進了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電子的獲取。從靜電勢能圖來看,與TAPP-Fe相比,COF中Fe活性中心的電子云分布從-0.036降低到-0.028,這反映了催化活性中心附近電子離域的增強。2)一維管狀COF結構具有封閉的受限環(huán)繞結構,具有與CNT相似的曲率效應。與平面COF結構相比,封閉環(huán)結構不僅能促進整個封閉區(qū)域內(nèi)的電子離域,而且能加速中間體和產(chǎn)物的脫附。3)由于碳納米管的高導電性和離域sp2碳結構,碳納米管作為核殼納米管的核心進一步加速催化過程中的電子傳輸,電化學阻抗譜(EIS)結果也支持這一結論。4)從態(tài)密度(DOS)分布圖可見,COF結構增加了易激發(fā)基態(tài)電子的數(shù)量,使COF-CNT中更多的電子可以被光激發(fā)到激發(fā)激子態(tài)(Sn)。Sn通過系間穿越(ISC)轉移到三重態(tài)激子(Tn),進而與基態(tài)分子氧發(fā)生能量轉移生成1O2。因此單重態(tài)激子數(shù)量的增加必然促進最終的1O2生成。
圖四. COF-CNT的體外治療效果。
由于COF-CNT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近紅外光動力學性能,進一步評估了其體內(nèi)外的抗腫瘤效果(圖四、五)。發(fā)現(xiàn)體外模擬腫瘤微環(huán)境下(pH6.5, H2O2), COF-CNT具有極高的細胞殺傷效果,導致細胞內(nèi)ROS升高,并暴露CRT抗原。用于體內(nèi)4T1乳腺癌腫瘤治療時,單次治療即可實現(xiàn)治療組所有動物腫瘤消退,在此過程免疫性細胞死亡(ICD)過程通過呈遞抗原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激活CD4+和CD8+ T細胞,并分泌促炎細胞因子發(fā)揮抗腫瘤免疫作用。
圖五. COF-CNT的體內(nèi)腫瘤治療效果及免疫效應。
總的來說,鐵卟啉COF包覆在碳納米管上獲得了π-π共軛和原子級分散的Fe催化活性位點的電子離域,從而同時提高了納米催化和PDT性能。通過實驗和計算對COF-CNT和TAPP-Fe-CNT的性能進行了系統(tǒng)的比較,結果表明,一維COF結構具有擴展的π-電子離域,對中間產(chǎn)物的吸附能降低,這大大加快了催化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也促進了PDT中的能量轉移。通過單次治療,成功地實現(xiàn)了高惡性程度的三陰性乳腺癌的完全消退。這項工作不僅實現(xiàn)了光激活的納米酶催化和PDT與抗腫瘤免疫的協(xié)同作用,而且提出了通過合理的π-電子調控觸發(fā)ROS生成的新概念。
近期,該研究成果以”π-π Conjugation Promoted Nanocatalysis for Cancer Therapy Based o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為題發(fā)表在學術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的碩士生姚順成,通訊作者為李琳琳研究員。
論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MH/D1MH01273H
實驗室主頁:https://www.x-mol.com/groups/lilinlin
- 福州大學林子俺研究員團隊 AFM:一種具有自氧化特性的鄰位二羥基廣譜抗菌共價有機框架水凝膠用于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5-05-06
- 東華大學廖耀祖/張衛(wèi)懿課題組 AFM:納米限域聚卡賓@共價有機框架用于電子廢棄物中高效捕獲金 2025-05-02
- 浙江大學黃寧研究員 Angew:三維共價有機框架的結構調控及其在高效光氧化還原催化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中的應用 2025-02-14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趙新課題組 Nat. Commun.:基于連接體交換策略發(fā)展新連接鍵化學構筑偶氮鍵連的共價有機框架 2022-04-25
- 武漢大學汪成教授課題組《Angew. Chem.》:二維及三維卟啉基共價有機框架:維度對性能的影響 2020-01-08
- 東華大學廖耀祖教授《Adv. Funct. Mater.》| 有機多孔聚合物納米球凝膠前驅體: 一步法制備超高比表面積氮摻雜炭氣凝膠 2019-08-21
- 西安交大陳鑫教授課題組 Small:具有生理響應性光熱轉換和納米催化醫(yī)學能力的智能水凝膠-可綜合抑制細菌和炎癥、治療感染性傷口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