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氨基功能基團的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PACMP (ACS Applied Interfaces Materials 2022, 14, 452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21693) 參與氨基與酰氯的酰胺化反應,通過在基底膜上原位界面聚合,將PACMP顆粒成功負載形成復合納濾膜(圖1a, 1d-e)。
圖1. (a)純酰胺膜PET和復合納濾膜CPCM制備示意圖,(b-c)PTM和(d-e)CPCM純膜界面聚合照片
圖2. (a-c) PTM和(d-f) CPCM-40的表面和截面SEM圖像,AFM表面形貌,(g) PTM和CPCM-40的AFM圖像中沿直線的高度曲線
圖3. (a)膜表面 Zeta電位,(b)PEG截留分子量和(c) PTM和CPCM-40的孔徑分布
圖4. (a)膜的純水通量,(b)對1000 ppm Na2SO4溶液的鹽份分離性能,PTM和CPCM-40對四種鹽溶液的(c)截留率和(d)對應的水通量
圖5. (a) CPCM-40在光照下產(chǎn)生單線態(tài)氧的EPR光譜,(b)光照下經(jīng)CPCM處理后的大腸桿菌(上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下排)菌落生長情況,與CPCM在光照下處理后(c)大腸桿菌和(d)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因此,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修飾的聚酰胺納濾膜在鹽份分離和原位抗菌方面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原文鏈接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40843-023-2476-5
通訊作者介紹:
廖耀祖,教授、博導,現(xiàn)任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青年CJ學者、上海市優(yōu)秀學術帶頭人、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浦江學者、德國洪堡學者、歐盟瑪麗居里學者。曾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獎、英國皇家化學會JMCA新銳科學家、愛思唯爾全球Top 2%科學家榜單、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個人、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2/10)、中紡聯(lián)教學成果特等獎(6/10)等獎項。主持承擔了科技部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3項)、中科院新冠疫情戰(zhàn)略咨詢子課題以及華為企業(yè)合作課題等縱向橫向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纖維材料改性與復合技術分會秘書長、標準認證工作委員會委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智能纖維技術與制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東華大學青年科協(xié)副主席,Molecules、Hybrid Advances、Advanced Fiber Material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國材料進展、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英文版)(顧問、青年)編委。
張衛(wèi)懿,東華大學材料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導。2010年和2014年分別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本科)和復旦大學(碩士),2017年于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和波茨坦大學取得膠體化學博士學位。隨后分別在美國克拉克森大學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4月加入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聚電解質材料、膜材料以及碳材料等。近五年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ngew Chem Eng Indt、ACS Nano等期刊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
課題組介紹:
東華大學聚合物基環(huán)境能源材料課題組成立于2016年1月,目前擁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講師2名,博士生18名、碩士生23名。課題組主要從事聚合物基環(huán)境能源框架材料研究,包括共軛微孔聚合物、共價有機框架及其宏觀材料如纖維、膜、氣凝膠、海綿與衍生多孔炭材料等。特別關注功能導向共軛聚合物框架材料的設計與合成,探索它們在環(huán)境能源方面的應用如光電催化、毒害物分離檢測、碳捕獲、吸波/電磁屏蔽、能源存儲與轉換等。
課題組網(wǎng)頁鏈接:https://www.x-mol.com/groups/liao_yaozu
- 浙江大學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Prog. Polym. Sci.:界面聚合可控性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思考 2024-04-13
- 浙大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Nat. Commun.: 離子液體介導界面聚合連續(xù)調(diào)控聚酰胺納濾膜的表面荷電性 2024-03-18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 Matter:高效離子/分子分離的共價有機框架膜 2024-02-22
- 武漢大學蔡韜課題組 Macromolecules:吩噻嗪基中空共軛微孔聚合物催化近紅外光誘導ATRP用于光協(xié)同酶催化循環(huán) 2024-10-11
- 武漢大學蔡韜課題組 AFM:利用絨毛狀中空共軛微孔聚合物和天然酶實現(xiàn)近紅外光誘導光生物催化循環(huán) 2024-02-29
- 南京理工大學楊勇團隊 Adv. Funct. Mater. 綜述: 無定形態(tài)多孔有機聚合物光催化有機轉化 2023-08-17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 Science:“膜”法世界的冰雪奇緣 - 冰限域合成高度離子化三維準層狀聚酰胺納濾膜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