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是一種環(huán)保的生物質材料,在自然界中來源廣泛。 其分子鏈中每個重復單元的2,3,6位上含有一個自由羥基(-OH),在電場的作用下容易發(fā)生取向極化,從而賦予纖維素較高的介電常數(shù)(εr)。 且-OH之間形成的分子間、分子內氫鍵網(wǎng)絡也為纖維素帶來了優(yōu)異的物理化學性能,這些優(yōu)勢使得纖維素成為替代石油基電介質材料的候選者。然而,為滿足電子設備微型化、輕量化的發(fā)展需求,纖維素基電介質材料的儲能密度需進一步提升。因此,如何提高纖維素基電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以滿足電容器的發(fā)展需求仍是一個重要問題。
圖1 不同溶解溫度制備的纖維素介電薄膜在室溫下的介電常數(shù)(a)和介電損耗(b)。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高溶解溫度制備的全纖維素復合薄膜同時存在Ⅰ型晶和Ⅱ型晶,其氫鍵相互作用較弱且具有一定含量的不穩(wěn)定tg構象(C6)。通過Havriliak?Negami擬合分析,上述結構差異可以明顯提高纖維素的β和γ松弛能力,即局部主鏈和側基的運動能力增強。
該項工作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高介電常數(shù)纖維素介電薄膜的制備策略,并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纖維素微觀結構與其介電性能之間的關系。
圖2 RC-12.5、RC-10、RC-8樣品的結構示意圖
該工作以“Enhanc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All-Cellulose Composite Film via Modulating Hydroxymethyl Conformation and Hydrogen Bonding Network”為題發(fā)表在ACS Macro Letters上(ACS Macro Lett. 2023, 12, 880?887)。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四川大學博士生李德龍,通訊作者為四川大學黃華東副教授和李忠明教授。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3c00224
- 華南師大馮炎聰副研究員與北化大劉軍教授合作:利用MD模擬設計高介電常數(shù)聚合物復合材料 2019-09-03
- 西安交通大學丁書江教授團隊NPG Asia Materials介電凝膠:高介電常數(shù),低彈性模量和優(yōu)異透明性 2018-09-04
- 武漢紡織大學徐衛(wèi)林院士團隊 AFM:具有獨特吐司結構的再生纖維素/木質素復合氣凝膠及其在熱偽裝中的潛在應用 2025-01-02
- 華南理工大學王小慧/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陳寄梅團隊 CEJ:植物纖維素基雙網(wǎng)絡仿生小口徑人工血管 2023-11-21
- 浙理工胡毅/特拉華付堃 ACS AMI:以廢棄服裝腈綸紗線為原料制備復合固態(tài)電解質膜用于柔性全固態(tài)鋰金屬電池 2023-10-10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李發(fā)學教授/高婷婷副教授 ACS Nano:用于大規(guī)模、低成本、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蒸發(fā)器的全纖維素基芯吸織物 2025-03-11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姜鋒教授團隊 《Mater. Today》:拉伸率超過40000%的全纖維素水凝膠 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