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還是要務實一些,不能將條件定得太高,那是不切實際的需求,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讓求職者有意無意造假。清華大學引進人才的審核機制是存在的,至于審核機制是不是被嚴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2005 年11 月23 日,學術打假人方舟子在“新語絲”網站上發(fā)表《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教授如此偽造論文發(fā)表記錄》一文,揭露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原院長助理、教授劉輝學術造假。
此后迫于輿論和校內其他教師的壓力,清華大學取消了劉輝的教授頭銜,并解除聘任合同。
然而,當初劉輝如何憑借造假簡歷,通過學術審查機構的嚴密考核,最后獲得教職。有清華大學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私人推薦或許能幫助劉輝越過層層把關,讓監(jiān)督機制形同虛設。
內部舉報造假行為
有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向方舟子舉報劉輝的是他的一位同事,當時舉報者在信中是匿名舉報,因此方舟子就去自己查證。
由于清華在211工程之后國家撥款相對比較多。因此在引進海外人才方面,定了很多優(yōu)惠條件。海外博士進入清華,待遇相當優(yōu)厚。
“所以在學校內部也會經常收到一些舉報信件,說某人又學術剽竊了,或者誰的某章又抄誰的了,或者學歷有什么問題了,但一般關注的對象都是從海外歸來、花大價錢引進的人員!痹撊耸客嘎丁
清華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清華大學醫(yī)學院成立于5年前,由生物系一部分師資分流過去。一般來說,系里老師多為留洋回來的,因此“美國幫”、“英國幫”也分得比較清楚,相互之間學術上的爭論亦較為激烈。
劉輝在被揭發(fā)“造假”之后曾經表示:“論文是由圖書館提供的電子版索引,其中有一篇論文作者與我英文名字拼音縮寫完全相同,所以圖書館在檢索過程中誤將該篇論文收入了我的論文索引電子文件。我在向醫(yī)學院網站提交時也未詳細核對!
但正是這篇論文,發(fā)表于2001年,正值劉輝在紐約大學“當副教授”,這期間所有論文應是在申請清華教職時就已列出。也就是說劉輝2004年加盟清華后,如果清華醫(yī)學院網站需要在其履歷中列出代表性論文,就不必圖書館為他做索引。
“可疑”的推薦
2006年4月3日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經過清華大學醫(yī)學院3個多月核查,3月10日該校校務會作出決定,撤銷劉輝清華大學教授頭銜,解除與劉輝的聘任合同。
4月5日,為調查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論文、簡歷偽造一事,記者來到清華大學醫(yī)學院辦公地,發(fā)現在醫(yī)學院門口有專職人員把守。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原清華同方辦公地點。記者獲知,不久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就將搬到即將完工的三層紅樓。
2001年10月清華醫(yī)學院成立之后,兩院院士吳階平擔任首任院長,常務副院長是趙南明,他曾任清華大學生物系主任,裴兆宏為黨委書記。據稱,清華建醫(yī)學院是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
“劉輝,男,1959年5月31日生,自2004年6月起在清華大學醫(yī)學院任教。”第12次校務會議查證,“劉輝在申請清華大學職位、職務以及在個人網頁中提供的個人履歷、學術成果的材料存在嚴重不實,屬學術不端行為!
“當時是根據學校在學術方面的相關規(guī)定處理的!鼻迦A新聞中心人士說。這個規(guī)定是指《清華大學教職工處分暫行規(guī)定》和《清華大學關于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
本報記者通過多種途徑聯系劉輝,但未找到他。據醫(yī)學院學生說,劉輝目前已去美國。該生說,本來學院成立時間就很短,劉輝來了只有1年半時間,而且只帶研究生,不帶本科生,教學上反饋的信息是比較少的。
記者了解到,2004年劉輝進入清華,同時在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華信醫(yī)院)工作。
審查制度為何虛設
“對于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因為簡歷造假問題被辭退一事,”清華大學一位內部人士在4月5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在從海外引進人才時,一般性的問題可以經過學校的審核機制查出來。應該說清華這種嚴格的審核機制是存在的,至于審核機制是不是被嚴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尤其引進教授,該人士說,這要由學校的學術委員會來進行最后評定,程序是非常嚴格的!爸劣谡f有的清華新興院系在引進人才時,是否能把好關,那就是院系自身的問題!痹撊耸繌娬{。
據記者了解,一般大學在引進人才時,都會有一個審核委員會。
“比如我進入清華時,就經過了嚴格的審核,第一道審核首先是向院里人事部門提交簡歷和論文,他們先審查一遍;在這個基礎之上,院務會議進行第二輪審核,審核完之后,最后要在清華大學校長辦公會議上再次審定才能通過。”該人士告訴記者,“這還是對進入清華的普通教師的審核過程。對于劉輝來說,他是一個教授,所以對他的審核應該是更加嚴格的!
該人士介紹,“清華對于一個教授的進入,要專門召開學校的學術委員會進行討論,而學術委員會組成人員,應該是該學科的權威人士。他們在進行審核之后,學校校長辦公會議還要把關,最后交到人事部門形成完整的審核過程。這一系列手續(xù)下來之后,如果還沒有審查出像劉輝這樣的教授學術道德上有問題,那就有特殊性了。”
人才引進中的“泡沫”
據記者了解,當時劉輝是作為“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頂級專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而被引進的“器官移植外科專家”。
“劉輝那篇摻假論文,是他履歷中最重要的一篇論文,也是發(fā)表刊物檔次最高的一篇。”4月2日,方舟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履歷摻假是一種不正當競爭,對申請同類職務者不公平!
至于在當前學術體制下,像劉輝這樣的教授因學術造假而被學校辭退,是否還會在其他地方謀得相應職位。方舟子對記者說:“一個科研人員最基本的必要品質是學術上的誠實,那些有意在學術上造假的人并不適合從事科研工作!
方舟子表示,劉輝履歷中的虛假并不限于此,而是處處有假,例如他的其他論文也有假,他的博士學位、國外職務、獲得的獎項都是有問題的,或者是虛構的。“如果把他的履歷中的這些虛假部分都去除掉,他就成了一名沒有什么成就的學者,我想是難以被清華大學聘用的!
2001年10月清華醫(yī)學院剛建不久,雖求賢若渴,但是當時的招聘標準還是和國際接軌的,即教授申請人須有理學博士和5年經驗或醫(yī)學博士以及10年臨床經驗。劉輝的簡歷很吻合清華的要求:日本醫(yī)學博士,還有就是在美國紐約大學醫(yī)學院10年的外科醫(yī)師、副教授、研究中心主任經歷。主要科研領域是消化外科、肝膽外科、移植外科、血管外科、人工臟器、移植免疫。
“學校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還是要務實一些,不能將條件定得太高,那是不切實際的需求,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讓求職者有意無意造假!鼻迦A大學一位教授告訴記者。
教育部嚴治學術腐敗
2005 年12 月15 日,在劉輝論文事件之后,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副書記張再興召開院系主管人事和科研的系副主任會議,要求年底前落實3件事:“檢查所有教師上網的信息是否正確;要求各位教師將上網信息的內容制作一份文字稿件,由其本人簽字確認無誤后上交各院系備案;各院系指定專人負責教師網上信息的發(fā)布和更新。”
“除了劉輝事件,我們以前也披露過很多起類似的事件。所以弊端不在于引進海外人才的時候‘求全、求大、求名氣’,而在于沒有去核實那些‘全、大、名氣’是不是真實可信的。”方舟子直言。
記者了解到,劉輝之所以會在方舟子打假之后被清華大學辭退,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來自清華大學內部教師的壓力。
就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涉嫌學術造假,被校方撤銷教授職務一事,3月27日,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告訴記者:“劉輝被撤銷教授職務,據我所知,并不是我們國家第一例。比如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沈履偉,還有其他高校涉嫌學術腐敗的教授也被解聘了教職!
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在3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上亦表示,治理學術腐敗要從機制、體制上改革。他說,目前學術造假呈嚴重趨勢。他表示,解決措施除了加強教育,還要從機制體制上進行有效改革。
王旭明表示,教育部的態(tài)度是始終堅決反對各種學術腐敗行為,并且采取許多措施來加以制約!澳壳皩W風監(jiān)督委員會的籌辦和組建仍在繼續(xù)!彼f。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