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信息存儲中的應用
圖片說明:GO-PVK分子軌道模擬及開關機理
最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彧教授撰寫的一篇題為“Graphene and its Derivatives: Switching ON and OFF”的信息存儲論文被化學權威評論期刊Chem. Soc. Rev. (影響因子26.58) 錄用。
信息存儲器的發(fā)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遵循摩爾定律,即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每隔18個月,集成電路中可容納的晶體管的數量及其性能都會提升一倍。摩爾定律終歸要面臨器件的物理極限。當從“微電子”時代步入“納電子”時代,在開發(fā)下一代存儲技術的時候,需要引進全新的概念、材料和技術,而新材料的開發(fā)和研究始終是現代電子工業(yè)的基礎和關注的重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陳教授課題組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涉獵新型有機/高分子信息存儲功能材料的設計和制備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先后在Adv. Mater. (影響因子IF:10.857 )、 J Am.Chem.Soc.(IF 9.019)、 Adv. Funct. Mater. (IF 8.496)、Chem. Mater.(IF: 6.397)、Chem. Eur. J.(IF 5.476)等國際著名和知名SCI期刊上發(fā)表相關論文16篇,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正面評價。例如: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NPG-Asia Materials在2010年4月19日對陳彧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進行亮點介紹,認為陳等制備的器件“存儲過程完美可逆,當施加足夠高的正電壓時,體系能夠發(fā)生可逆的電荷轉移,從而降低材料導電性并回到器件初始狀態(tài)”、“GO-PVK的雙穩(wěn)開關行為有望成為目前基于硅的半導體存儲技術的潛在替代或補充(技術)”。發(fā)表在Chem. Eur. J.(2011,17,13646)的論文被編輯部評為VIP(非常重要的文章)論文。
陳彧教授是上海市首批東方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領軍人才,市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全國化工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先后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次。
- 華東理工大學陳彧等發(fā)現石墨烯有望為信息存儲器“大限”解圍 2012-06-08
- 華東理工大學馬驤教授團隊 Adv. Mater.:基于生物基大環(huán)的高性能有機超長室溫磷光材料 2025-02-13
- 華東理工大學田禾院士、馬驤教授團隊 Angew:單環(huán)發(fā)光體的近紅外室溫磷光 2024-10-27
- 華東理工大學馬驤團隊 Angew:實現具有超寬范圍壽命可調高效深藍色有機室溫磷光 2024-03-31
- 華東理工大學陳彧教授團隊《ACS AMI》:水溶性聚噻吩共軛聚電解質基瞬態(tài)憶阻器 2022-08-23
- 華東理工大學陳彧教授課題組《Nat. Commun.》:良品率高達90%的聚合物納米神經形態(tài)器件的構建 2021-04-02
- 西北工大顧軍渭教授與華東理工大學陳彧教授合作:共軛高分子共價修飾黑磷及在信息存儲中的應用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