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華人經濟學家、新加坡管理大學沈基文金融經濟研究院院長余俊教授在北京表示,中國的本科教育水平相比于其他國家是偏高的,而且中國的學生能吃苦,這使中國成為全世界博士班生源的主要提供基地。
4月12日,由校長迪枚曄(Arnoud De Meyer)教授率領的新加坡管理大學(簡稱新大)代表團訪問清華大學,并與清華大學簽署了《新加坡管理大學與清華大學建立學術合作關系諒解備忘錄》。備忘錄規(guī)定,未來三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經濟學院、以及李光前商學院每年都將進行學生互換,以加強雙方的學術教育合作。
新加坡管理大學創(chuàng)建于2000年1月12日,由新加坡政府出資成立,并獲得國會通過相關方案,允許并承認其授予學位,是新加坡三所大學之一。雖然校齡不長,但相關專業(yè)科研水平飛速進展。根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目前新大會計學專業(yè),已經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10,經濟學成為亞洲第三,全球第66。目前,新大擁有各類在校生約8000人。
迪枚曄說,我們希望新大的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來到中國,還有使我們的老師也可以和中國的老師們進行共同的合作研究。
余俊會后接受采訪時對中國留學生的印象表示,早先的世界人才輸出基地是日本、韓國、東歐,現(xiàn)在隨著經濟發(fā)展,這些國家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有所下降,但這在中國學生身上沒有失去。
余俊說,中國的本科教育水平相比于其他國家是偏高的,而且中國的學生能吃苦,這使中國成為全世界博士班生源的主要提供基地。博士學位恰恰就是需要獻身精神和扎實的學科基礎。
對于中國學生到海外讀研的問題,出身中國武漢的余俊表示這對全世界來說是個貢獻,而且他不認為這是中國的人才流失。“如果只用短淺的眼光看,這確實是流失,但從長遠來看,留學生出國學成后可能還會回到中國工作,或者他們在海外培養(yǎng)的人才會來到中國。這不是流失,是一種交流”。
目前,新大已與美國和歐洲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包括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巴布森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以及歐洲的瑞士金融學院、瑞士圣加侖大學等。
- 建學科猶如樹牌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建設漫談暨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本科專業(yè)方案調整紀事 2021-01-29
-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高校 2018-06-25
- 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排名 2017-06-28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fā)布,清華北大領跑亞洲 2019-09-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六所高校上榜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