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特別是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因其獨特的性能優(yōu)勢,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不飽和聚酯是最大的一類生產(chǎn)熱固性復合材料的高分子材料,是生產(chǎn)玻璃鋼的主要高分子材料。然而,不飽和聚酯固有的易燃性使其被點燃后極易引發(fā)火災事故,對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通過加入阻燃劑是解決其易燃性的有效途徑。無機阻燃劑阻燃效率低,而廣泛使用的一些含鹵/磷小分子有機阻燃劑因在高分子基材中相容性較差、增塑效應和逐漸遷出,會導致材料熱/機械性能受損、阻燃耐久性不佳和PBT(殘留性、生物累積性、毒性)等問題。因此,急需研究開發(fā)阻燃效率高、環(huán)境友好、耐久性好、對材料力學性能沒有負面影響的新型大分子阻燃劑,以滿足生產(chǎn)高性能不飽和聚酯基復合材料的實際需求。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種同時含DOPO、芳仲胺和膦酸酯結(jié)構的新型大分子阻燃劑PPDSP(圖1),并將其用于不飽和聚酯(UP)的阻燃改性。一方面,PPDSP的芳仲胺基團與UP酯羰基之間形成的氫鍵增強了鏈間相互作用力和相容性。另一方面,膦酸酯和DOPO基團在高溫下生成高氧化態(tài)的含磷酸,進一步催化UP基材的脫水反應形成致密炭層,發(fā)揮協(xié)同炭化作用。通過將氫鍵和協(xié)同炭化作用集成到PPDSP大分子中,制備的UP/PPDSP改性樹脂具有優(yōu)異的阻燃耐久性、耐熱性和沖擊強度。與純UP相比,UP/PPDSP20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Tg)和初始分解溫度(T5%)分別提高了11°C和20°C,極限氧指數(shù)(LOI)達到27.3%,UL-94等級為V-0級,峰值熱釋放速率降低了58%。即使正常儲存一年或浸水處理一周后,UP/PPDSP仍能保持原有的阻燃性能。這種大分子阻燃劑具有高熱穩(wěn)定性、難遷移、與基材相容性好、幾乎無生物累積性等優(yōu)點,為提高聚合物的阻燃防火性能提供了一條高效、耐用且綠色的途徑。
圖1. PPDSP的分子結(jié)構及其與不飽和聚酯基材的相互作用示意圖
PPDSP大分子阻燃劑的數(shù)均分子量(Mn)為1.5×104 g/mol,多分散系數(shù)(PDI)為1.65。將PPDSP添加到UP中,通過加熱固化制備得到不飽和聚酯固化物UP/PPDSP,PPDSP在UP基材中均勻分布。PPDSP的芳仲胺基團與UP酯羰基之間形成了較強的氫鍵作用,因此與純UP相比,UP/PPDSP20結(jié)構中的C=O和N-H伸縮振動分別紅移了5 cm-1和25 cm-1(圖2)。
圖2. (a)UP/PPDSP的制備過程和結(jié)構示意圖;(b)純UP和UP/PPDSP20的FT-IR光譜圖;(c)純UP和UP/PPDSP20的SEM和EDS元素分布圖
PPDSP大分子與UP基材之間的氫鍵作用有利于提高或保持聚合物的耐熱性和力學性能(圖3)。隨著添加量的增加,UP/PPDSP的Tg和T5%逐漸提高;當PPDSP添加量為20wt%時,Tg和T5%分別可達137°C和290°C,與純UP相比分別提高了11°C和20°C。同時,UP/PPDSP保持了良好的沖擊性能,UP/PPDSP10和UP/PPDSP15的沖擊強度分別保持在純UP的96%和92%;即使在高添加量的情況下,UP/PPDSP20的沖擊強度與純UP相比也僅降低了12%。
圖3. 氮氣氛(a)和空氣氛(b)下的TGA曲線; T5%數(shù)據(jù)直方圖(c); 儲能模量(d)以及損耗因子(e)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f)沖擊強度直方圖
燃燒時,PPDSP大分子受熱分解生成磷酸酯和DOPO碎片結(jié)構,進一步轉(zhuǎn)化為磷酸、多聚磷酸等含磷酸,這些酸可以催化PPDSP自身和UP基材發(fā)生脫水炭化反應,起到凝聚相阻燃的作用。隨著PPDSP添加量增加,UP/PPDSP的成炭能力逐漸提升,LOI值逐漸升高,峰值熱釋放速率和總熱釋放量逐漸降低(圖4)。氫鍵提高了PPDSP與UP交聯(lián)結(jié)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使得PPDSP大分子難以從UP基材中遷出。因此UP/PPDSP在室溫下放置一年或在水中浸泡一周后,其阻燃性能(LOI值和UL-94等級)沒有降低,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阻燃耐久性。
圖4. (a)LOI和UL-94測試結(jié)果; (b)UL-94測試后樣品的數(shù)碼照片; (c-e)錐形量熱測試中的熱釋放速率(HRR)、總熱釋放(THR)和殘余質(zhì)量。
該工作以“Durable macromolecular firefighting for unsaturated polyester via integrating synergistic charring and hydrogen bond”為題發(fā)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2, 443, 136365; doi.org/10.1016/j.cej.2022.136365)。第一作者為四川大學環(huán)保型高分子材料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的陳琳研究員,通訊作者為王玉忠教授。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1634006)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6365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 Green Chem.綜述:不飽和聚酯的化學回收 2022-01-21
-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fā)展了二氧化碳和芳基內(nèi)炔單體的多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并原位制得熒光聚合物 2021-08-23
- 浙江大學張興宏教授課題組:非均相催化合成高分子量不飽和共聚酯 2020-12-17
- 北京化工大學吳戰(zhàn)鵬教授團隊等:高磷氮磷腈聚合物阻燃改性棉纖維織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2021-07-21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劉小青研究員課題組在環(huán)氧樹脂的阻燃改性上取得新進展 2021-07-16
- 江蘇大學張侃團隊《Macromolecules》: 含三蝶烯結(jié)構的新型苯并噁嗪樹脂 2022-08-13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Adv. Sci.》:“化直為曲” - 折疊型空間共軛電子傳輸材料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