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避免石油基聚合物帶來的“白色污染”,可化學循環(huán)聚合物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大量的可化學循環(huán)熱塑性塑料被開發(fā)出來,然而,完全可化學循環(huán)的熱塑性彈性體(TPE)的研究仍處于空白。隨著TPE市場規(guī)模的大幅增長,為了避免塑料污染問題的再次發(fā)生,迫切需要設計具有完全化學可回收性的TPE,然而,這需要面臨以下三方面的挑戰(zhàn):1)產生的新型可化學循環(huán)TPE需要與商品化TPE性能相當;2)產生的新型可化學循環(huán)TPE能選擇性地完全解聚為純凈的聚合前體;3)建立有效的聚合方法直接轉化回收(避免額外的分離純化)的單體混合物為新的、性能優(yōu)于原TPE的可化學循環(huán)TPE。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徐鐵齊教授團隊,利用生物質來源的δ-戊內酯(δVL)及其衍生物α-烷基-δ-戊內酯(αRVL)構建了一系列表現出典型熱塑性彈性體行為的聚酯基三嵌段共聚物(tri-BCPs)(圖1)。其不僅具有完全的化學可回收性,而且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拉伸試驗表明,其具有優(yōu)異的斷裂伸長率(1041 ± 20 %),出色的拉伸應力(29.7 ± 1.9 MPa)以及優(yōu)異的韌性(135 ± 8.2 MJ m-3),其韌性比商業(yè)聚烯烴基TPE高2.5-3.8倍(圖2)。
圖2.PVL-b-PαMeVL-b-PVL tri-BCPs的力學性能。
圖4. 在不同放大倍數下tri-BCP薄膜表面的AFM圖像
這項研究實現了熱塑性彈性體的完全可回收性和優(yōu)異力學性能的統(tǒng)一,從tri-BCP到 penta-BCP的轉化為構建可完全化學循環(huán)熱塑性彈性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該工作以“Fully recyclable and tough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from simple bio-sourced δ-valerolactones”為題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第一作者是大連理工大學馬凱博士。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2229-1
下載:Fully recyclable and tough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from simple bio-sourced δ-valerolactones
- 華南理工付良兵教授 Angew:生物質來源的功能聚縮醛可控合成及性能調控 2025-05-06
- 廣東工業(yè)大學邱學青教授/朱東雨副教授 Small: 基于木質素微觀結構調控構建全生物質基大裂紋自修復人工肌肉 2025-04-18
- 青島大學逄堯堃教授團隊連發(fā) Nano Energy/CEJ: 在海洋多糖基摩擦納米發(fā)電機領域發(fā)表重要成果 2025-02-28
- 四川大學朱劍波教授團隊 JACS:超強超韌熱塑性彈性體設計與合成 2025-02-26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團隊 AFM:生物基β-甲基-δ-戊內酯與δ-戊內酯順序開環(huán)共聚制備高韌性、可閉環(huán)回收的熱塑性彈性體 2025-02-13
- 吉大孫俊奇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基于“剛柔相濟”微相分離結構設計制備兼具耐低溫與耐高溫性能的高強度熱塑性彈性體 2025-01-22
- 巴斯克大學Alejando Müller/北師大朱曉夏、王考進 Biomacromolecules:可降解共聚酯(聚(己內酯-co-十五內酯))的共結晶行為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