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氧烷因其可拉伸性、與皮膚接近的模量、穩(wěn)定性和優(yōu)異的生物可兼容性,被廣泛地應用在電子皮膚和可穿戴電子領域。然而,常用的聚硅氧烷缺乏自修復能力和自粘性。自修復能力可以提高柔性器件的使用壽命,而自粘性可以有助于電子元器件的貼裝和黏附在皮膚上保證長期使用的穩(wěn)定性。目前在分子設計上,主要通過引入可逆鍵(氫鍵、配位鍵、動態(tài)亞胺鍵等)的辦法來實現(xiàn)自修復性能,但往往需要的時間較長完成修復,有時要依靠外界刺激(水、熱等)以加快修復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器件的正常工作。而增加自粘性主要通過仿生結構設計(壁虎腿結構、章魚吸盤結構等)或降低交聯(lián)密度制備壓敏膠來實現(xiàn)。采用仿生結構通常需要復雜的工藝,降低交聯(lián)密度則會影響材料的機械性能。
基于此,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李卓青年研究員課題組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 27278-27288.),設計開發(fā)了一種具有超快自修復能力、優(yōu)異自粘性和良好機械性能的新型聚硅氧烷(圖1,以下稱為block PBS)。該工作構建了具有超高柔性的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硫蘇糖醇嵌段聚合物,并進一步通過硼酸進行交聯(lián)。獲得的block PBS一方面因為鏈段的超高柔性和運動性獲得了較高修復速度,另一方面形成高密度的羥基和硼酸酯動態(tài)交聯(lián)保證了良好的自修復性能和力學性能。Block PBS具有0.43 MPa的機械強度和高達1500 %的拉伸性能,而且在室溫下?lián)p傷后僅30秒內(nèi)就能恢復100%的原有機械性能(圖2),是迄今為止修復最快的自修復彈性體之一。同時,該材料在空氣和水下的各種表面仍具有良好的自粘性,并可共形貼附到任何表面(圖3)。以block PBS作為基底制備的電生理(EP)電極(圖4),其信噪比與商業(yè)電極相當,且在不同狀態(tài)下運行(空氣、水下、運動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高于商業(yè)電極。該成果以Ultrafast self-healing and self-adhesive polysiloxane towards reconfigurable on-skin electronics”為題,發(fā)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第一作者為復旦大學博士后唐淼,通訊作者為復旦大學李卓青年研究員和武利民教授。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的支持。
圖1 嵌段PBS的合成路線、交聯(lián)類型及自修復機制
圖2 嵌段PBS的自修復及機械性能
圖3 嵌段PBS的自粘附性和可重構性
圖4 嵌段PBS基電生理學電極的性能
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ta/d1ta09096h
- 青科大王文嬪/李志波教授團隊 JMCA: 在自修復聚硅氧烷彈性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2-11-01
- 北航江雷、高龍成團隊 JACS:一鏈一卟啉組裝螺旋離子通道實現(xiàn)高效鹽差能轉換 2022-05-23
- 青科大李志波教授團隊《Eur. Polym. J.》:有機磷腈堿催化開環(huán)聚合快速合成耐超低溫乙基硅橡膠 2022-05-23
- 華南理工大學趙俊鵬教授《Prog. Polym. Sci.》綜述:有機催化一步合成雜化嵌段聚合物 2025-04-05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Macromolecules》:兼具高力學強度、動力學穩(wěn)定性和室溫修復性能的聚氨酯彈性體 2024-03-25
- 吉大吳宗銓教授團隊 Nat. Commun.:具有溫度響應、可循環(huán)利用的手性高分子有機催化劑在水中高效、高選擇性地催化R-C反應 2023-11-15
- 阿爾托大學/拜羅伊特大學 Nat. Mater.: 高硬度兼具自修復 - 納米限域效應破解水凝膠難題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