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中明確表示:如要避免加劇全球氣候變化,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必須盡快達到峰值,并在本世紀下半葉通過減排達到中和。據(jù)美國能源部最新報告顯示:建筑能耗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二氧化碳排放占到全球總排放的10%,電力消耗也占到30%,而這其中約一半是源自于建筑物的制冷和供暖需求。為此,我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于2022年3月發(fā)布《“十四五”建筑節(jié)能與綠色建筑發(fā)展規(guī)劃》文件,旨在全面推廣超低能耗建筑,鼓勵新建建筑執(zhí)行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標準。然而,實現(xiàn)建筑凈零脫碳所面臨的規(guī)模性和復雜性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因此更加需要學科間跨界交融,并尋找革故鼎新的解決方案。
面對這一問題,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面發(fā)表了題為“Hierarchical-Morphology Metal/Polymer Heterostructure for Scalable Multimodal Thermal Management”的論文。該工作將輻射降溫技術與選擇性吸收供暖技術結合,制備了一種雙面雙功能的葉片來取代傳統(tǒng)的百葉窗葉片。炎熱氣候,該裝置高反射太陽光使吸熱量最小化,并對外輻射長波紅外使散熱量最大化,實現(xiàn)自動降溫的效果。溫暖氣候,該裝置切換到透過模式,為建筑提供直接的太陽光熱增益和自然照明。寒冷氣候,該裝置切換到供暖模式,該模式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光-熱轉換,并降低長波紅外輻射以減少熱量損失,實現(xiàn)自動供暖的效果。因而,該裝置具有制冷、自然照明和供暖模式,并能在相應氣候下通過轉動葉片轉換模式,為建筑物提供了可無源使用的“HAVC”,以實現(xiàn)建筑物的凈零脫碳。
該工作主要由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楊張濱完成,碩士生賈宇參與了部分研究工作。
本文要點:
圖1 輻射降溫材料設計思路
圖2 輻射降溫材料性能
圖5 多模態(tài)熱管理裝置節(jié)能效果
原文信息與鏈接:Yang, Z.; Jia, Y.; Zhang, J., Hierarchical-Morphology Metal/Polymer Heterostructure for Scalable Multimodal Thermal Management.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2c0351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03513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楊張濱,江蘇如皋人,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2018年在南京工業(yè)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同年免試推薦到張軍教授課題組攻讀碩士學位,并于2020年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張軍教授。主要從事輻射降溫和選擇性吸收材料的設計制備及機理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一項江蘇省創(chuàng)新實際項目(KYCX21_1106)。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ompos Part B-Eng、Compos Sci Technol和Sol Energy Mater Sol C等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SCI論文7篇,取得一項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相關研究工作獲得Cell Press主辦的“Net Zero Beyond Pathways to Decarbonization”會議最佳墻報獎。
- 南林蔡晨陽/付宇 Nano Lett.: 仿生微結構長效耐候輻射降溫木材 2025-03-17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在多層次結構纖維素基輻射降溫新材料的制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4-05-04
- 陜科大薛朝華/香港理工王鉆開/華科大陶光明 Prog. Mater. Sci.綜述:可量產(chǎn)、多功能、零能耗輻射降溫材料 2023-05-19
- 北師大汪輝亮教授課題組 AFM:基于部分水解聚丙烯腈制備具有形狀記憶效應和超高彈性模量的非芳香室溫磷光水凝膠 2025-04-08
- 青島大學寧新教授團隊 CEJ:通過界面大分子植入制備耐久雙親性聚丙烯微納米纖維材料 2025-03-18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唐勇/高彥山團隊 JACS:通過配位鏈轉移聚合制備具有高雙官能化純度的等規(guī)聚丙烯-實現(xiàn)可循環(huán)聚丙烯的合成 2025-02-03
- 天大封偉教授團隊 Adv. Mater.:當仿生設計遇見機器學習 - 未來智能熱管理材料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