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劉新教授、宋金龍研究員團隊 AFM:超疏水超彈性薄膜的制備及能量收集
2024-03-26 來源:高分子科技
盡管仿荷葉超疏水表面因其獨特潤濕性在多個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但大部分超疏水表面的柔韌性較低,在基體遭受較大形變時,表面微結構難以維持,導致超疏水性喪失,限制了其應用。為解決此問題,柔性超疏水薄膜被廣泛提出,而現(xiàn)有的柔性超疏水薄膜常采用PDMS、PTFE等材料為基體,通過在其上直接構建微結構或涂覆超疏水涂層來獲得超疏水性,但形變能力不夠理想且涂層與基體結合強度過低,易被破壞。
圖1. 超疏水超彈性薄膜的制備過程示意圖。
圖2. 微錐孔尺寸對薄膜的脫模性能、微觀形貌及表面潤濕性的影響。不同微錐孔尺寸對應薄膜的手工脫模過程:(a)無微錐孔,(d)0.1 mm微錐孔,(g)0.6 mm微錐孔;不同微錐孔尺寸薄膜的SEM圖像:(b)無微錐孔,(e)0.1 mm微錐孔,(i)0.6 mm微錐孔;水滴在不同微錐孔尺寸對應薄膜上的接觸角:(c)無微錐孔,(f)0.1 mm微錐孔,(j)0.6 mm微錐孔;(h)化學刻蝕脫模過程。
圖4. 水滴撞擊超疏水超彈性薄膜和普通薄膜的過程:(a)58.2 μL水滴從50 cm高處落下并撞擊超疏水超彈性薄膜和普通薄膜的過程;(b)不同水滴體積下兩種薄膜的振幅隨水滴釋放高度的變化;(c)水滴以3 mL/min的流量從50 cm的高度下落并撞擊超疏水超彈性薄膜和普通薄膜50 s后的變化過程;(d)不同薄膜的振幅隨水滴下落時間的變化。
以硫化天然乳膠為原材料,通過簡單的模具復制成型技術制備了一種具有優(yōu)異拉伸性能的超疏水超彈性薄膜。探究了不同模具參數(shù)對薄膜脫模性能、微觀形貌、表面潤濕性的影響,通過一系列試驗對超疏水超彈性薄膜的力學性能和穩(wěn)定性進行了測試。同時,將超疏水超彈性薄膜與電磁系統(tǒng)結合,增強和擴展了雨滴能量的收集和轉化功能,為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會。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00024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chuàng)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Appl. Mater. Today》綜述:聚合物基潤滑減阻材料的設計和應用 2025-02-07
- 浙工大馮杰/涂書畫團隊 Small:具有優(yōu)異抗灰塵沉積性能的水性可復涂透明超疏水涂層 2025-02-04
- 西工大曹頤戩/董文強團隊、佛羅倫薩大學Baglioni團隊 ACIS綜述:建筑材料和石質遺產長效保護超疏水表面-挑戰(zhàn)、機遇和前景 2025-01-06
- 南郵趙強教授、李楊教授團隊 Matter: 可拉伸OECT助力高保真電生理監(jiān)測與深度學習輔助睡眠分析 2025-03-25
- 南林徐徐教授/中國林科院劉鶴研究員 Angew:基于sp2雜化的超強可拉伸的高彈超分子彈性體 2025-03-13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